数据收录
摘要目录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 22卷 26期

刊出日期 2025-09-15

下一期
论  著
林长堃①

目的:探讨活血生骨汤联合复位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4年8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复位内固定治疗、补钙和术后常规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活血生骨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将两组腕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凝血功能及骨密度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8周骨密度及腕关节功能评分呈升高趋势,疼痛评分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周腕关节活动度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延长趋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联合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应用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升骨密度,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2025 Vol. 22 (26): 1-5 [摘要]( 21 HTML (1 KB)  PDF  (1023 KB)  ( 10 )

邓雪颖① 高洁①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氧合状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10月南昌三三四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HFNC治疗,研究组给予HFNC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氧合状态[PaCO2、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炎症因子[CRP、IL-6和降钙素原(PCT)]、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差异。结果:治疗7 d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缓解、气促消失、喘息消失、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PaO2、PaO2/FiO2、CD3+、CD4+、CD4+/CD8+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2、PCT、CRP、IL-6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对于AECOPD患者是一种提高临床疗效的优化方案,并且能够改善患者氧合状态,减轻其炎症反应。

2025 Vol. 22 (26): 5-9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032 KB)  ( 11 )

王炫凯① 郑来检① 李贤勇① 汤倩倩① 方向阳① 李志荣②

目的:探讨囊外剥离术(ECD)联合脂肪移植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失访2例纳入30例,ECD)和研究组(32例,失访1例纳入31例,加用脂肪移植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面部神经功能、身体意向、美观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皮肤表面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系统(HBGS)、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POSAS)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身体意向状态量表(BISS)评分均升高,对照组高于研究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D联合脂肪移植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美观度和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6): 10-13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014 KB)  ( 11 )

嵇云霞① 艾兵泉② 姚芬芬① 喻倩① 钟晓鸣① 康飞云③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对痰瘀互结型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痰瘀互结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数字分级评分法(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卡氏功能状态(KPS)及血清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评估两组止痛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胸闷脘痞、面色晦暗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β-EP高于对照组,5-H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NRS评分下降,KP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的75.00%高(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痰瘀互结型癌性疼痛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程度,调节血清5-HT和β-EP水平。

2025 Vol. 22 (26): 14-18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043 KB)  ( 9 )

涂其武① 万坤华①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PTBS)对患者主观症状与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68例PTB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主观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NIH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观症状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CA、PC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更快,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BS患者经血府逐瘀汤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2025 Vol. 22 (26): 18-22 [摘要]( 17 HTML (1 KB)  PDF  (1057 KB)  ( 5 )

临床研究
王晓聪① 张育源① 张丽梅①

目的:探讨2HLZE/4HL抗结核方案对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漳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7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4)、治疗组(n=43)。对照组予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组予2HLZE/4HL抗结核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痰菌转阴率、血清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2.73%)高(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IL-6、γ干扰素(IFN-γ)、谷丙转氨酶(GPT)、TBIL、谷草转氨酶(GO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较对照组(29.55%)低(P<0.05)。结论:2HLZE/4HL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效果较好,可提高痰菌转阴率,降低炎症指标水平,减轻肝功能损伤,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25 Vol. 22 (26): 23-27 [摘要]( 14 HTML (1 KB)  PDF  (1079 KB)  ( 4 )

朱建臣① 吴美虹① 龙丹① 王富华①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CSP)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圈组(n=44)、冷圈组(n=44)。热圈组行内镜下热圈套器切除术(HSP),冷圈组行内镜下CSP。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结果:两组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组手术时间短于热圈组(P<0.05)。术后1 d,两组IL-1β、IL-6、CRP均高于术前,但冷圈组各指标低于热圈组(P<0.05);术后1 d,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均高于术前,但冷圈组各指标低于热圈组(P<0.05)。冷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热圈组低(P<0.05)。结论:内镜下CSP、HSP完整切除结直肠息肉的效果相当,但前者可缩短手术用时,减轻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5 Vol. 22 (26): 27-30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034 KB)  ( 6 )

朱志坚① 胡健① 潘清华① 王志强①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联合那屈肝素钙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V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2022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VT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患者采用那屈肝素钙进行治疗,研究组(n=20)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艾灸治疗。两组均完成10 d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周径差、血栓清除效果、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康复疗效及安全性[PLT、ALT、肌酐(Cr)、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肢体周径差均减小,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小(P<0.05)。研究组的血栓清除效果、治疗后WHOQOL-100各领域评分及康复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治疗前后PLT、ALT、Cr、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艾灸联合那屈肝素钙能够显著提升恶性肿瘤合并VT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26): 31-34 [摘要]( 10 HTML (1 KB)  PDF  (1085 KB)  ( 10 )

叶磊① 舒亚男① 陈健① 甘露① 晏中军①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8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死亡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估患者器官衰竭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凝血指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OFA、APACHEⅡ评分及PC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28 d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病情和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2025 Vol. 22 (26): 35-39 [摘要]( 10 HTML (1 KB)  PDF  (1136 KB)  ( 6 )

徐和平① 漆纯② 黎笑欢① 张奎林① 任海博①

目的:观察内环口关闭技术在腹股沟Ⅲ型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4年6月腹股沟Ⅲ型斜疝患者81例,根据手术中内环口是否关闭分为对照组(40例,TAPP不关闭内环口)与观察组(41例,TAPP关闭内环口),观察两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不良事件、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 h及12 h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d腹股沟积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肿、术后切口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TAPP治疗腹股沟Ⅲ型斜疝患者时关闭内环口虽然增加了整体手术时间,但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较好,且可减少患者疼痛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6): 39-43 [摘要]( 20 HTML (1 KB)  PDF  (1146 KB)  ( 1 )

杨惠荣① 吴建民② 徐捷③

目的:探究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邵武市立医院治疗的VBIV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氟桂利嗪)及研究组(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各47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眩晕评定量表(DAR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可改善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眩晕症状,效果显著。

2025 Vol. 22 (26): 44-47 [摘要]( 15 HTML (1 KB)  PDF  (1109 KB)  ( 5 )

康敏礼① 曾汶② 叶程远① 吴伟①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顺铂(GP)联合免疫诱导治疗后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患者GP化疗后是否联合免疫诱导治疗分为对照组(n=29,GP化疗后行放疗)和观察组(n=31,GP联合免疫诱导治疗后行放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放疗4周后瘤体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4+、CD3+、CD4+/CD8+水平均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高(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低(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联合免疫诱导治疗后行放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转移率,但可能增加皮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

2025 Vol. 22 (26): 48-51 [摘要]( 15 HTML (1 KB)  PDF  (1127 KB)  ( 1 )

熊夏思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侧腹壁联合宫骶韧带悬吊术对中盆腔缺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9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中盆腔缺陷[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Ⅱ度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侧腹壁联合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POP-Q检查结果、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达到解剖学治愈,且未发现复发情况。术后6个月两组POP-Q各指示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POP-Q各指示点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侧腹壁联合宫骶韧带悬吊术及骶骨固定术对于中盆腔缺陷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手术耗时更短。

2025 Vol. 22 (26): 52-56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209 KB)  ( 3 )

马丽娜① 夏晓曼② 黄立波①

目的:探究吡仑帕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2024年3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给予吡仑帕奈片联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治疗,B组给予卡马西平片联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脑电波、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治疗后,两组抽象思维、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A组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及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结论:吡仑帕奈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效果与卡马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的疗效相当,但吡仑帕奈联合左乙拉西坦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不良反应风险更小。

2025 Vol. 22 (26): 57-60 [摘要]( 18 HTML (1 KB)  PDF  (1151 KB)  ( 7 )

叶丽① 吴戆① 许雪朋①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联合盐酸美金刚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具体效果,如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精神状态等,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借鉴。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AD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美金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地苯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状态、神经递质水平、氧化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较对照组(83.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精神状态、神经递质水平、氧化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MSE)中各维度评分,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酰胺(Gl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oCA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高,丙二醛(MDA)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盐酸美金刚片治疗AD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2025 Vol. 22 (26): 61-65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228 KB)  ( 3 )

苏陈强① 许振强① 刘洪杰①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骨骼化与非骨骼化精索静脉结扎术在精索静脉曲张(V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VC患者,均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非骨骼化精索静脉结扎术,观察组行显微镜下骨骼化精索静脉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性功能、精液质量、生活质量、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35±5.48)min,长于对照组的(48.63±4.76)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性功能、精液质量、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精子浓度、向前运动精子率高于术前,精子畸形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3个月心理、生理评分高于术前(P<0.05);两组均无复发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骼化与非骨骼化术式治疗VC均可改善患者性功能、精液质量及生活质量,但显微镜下骨骼化精索静脉结扎术的并发症更少。

2025 Vol. 22 (26): 66-70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232 KB)  ( 1 )

刘芳① 贾丽霞① 彭科②

目的:观察清热调经汤配合拔罐治疗湿热瘀阻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3年1月—2024年9月收治的60例湿热瘀阻型痛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0)采用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30)采用清热调经汤配合拔罐治疗。对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的56.7%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调经汤配合拔罐治疗湿热瘀阻型痛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6): 70-73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119 KB)  ( 1 )

护理管理
韩雪①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动态化疼痛管理对颅内动脉瘤(ICA)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C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干预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动态化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疼痛程度、身心应激反应及睡眠状况。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24、72 h静息性、活动性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当天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各项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动态化疼痛管理可促进术后康复,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况及睡眠状况。

2025 Vol. 22 (26): 74-78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255 KB)  ( 2 )

李勇芳① 康春华① 刘金平①

目的:探讨风险共享理论指导下医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4年1—8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n=41)和观察组(n=41)。常规组行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行风险共享理论指导下医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压疮发生风险、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常规组,观察组接受干预后的压疮分期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共享理论指导下医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可显著降低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升患者住院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6): 78-82 [摘要]( 10 HTML (1 KB)  PDF  (1261 KB)  ( 1 )

贺晶① 何招① 刘佳①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联合阶梯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4年4月收治的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1例患者进行行为转变理论联合阶梯式健康教育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自护能力、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联合阶梯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6): 83-87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299 KB)  ( 6 )

扈晓静① 沈娴① 罗静① 周雪雯①

目的:探讨透析中艾灸联合冥想放松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疲乏、睡眠质量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收治的104例MHD患者,将2023年2—10月、2023年11月—2024年6月两个时间段收治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52)开展冥想放松训练,研究组(n=52)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干预。比较两组疲乏、睡眠质量和微炎症状态指标(TNF-α、IL-6)。结果:共有97例患者(对照组49例,研究组48例)完成研究。干预6、12周后,研究组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中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和总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脑力疲劳评分和总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12周后,研究组FS-14中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12周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7个因子评分和总分低于干预前,研究组PSQI中除催眠药物以外的其他因子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12周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微炎症状态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HD患者采用艾灸联合冥想放松训练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睡眠和疲乏,减轻机体微炎症状态。

2025 Vol. 22 (26): 87-93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465 KB)  ( 16 )

龚丹丹①

目的:探讨前庭功能训练联合代币法教育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康复依从性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22年8月—2024年8月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前庭功能训练联合代币法教育,两组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康复依从性、核心症状及感觉统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斯旺森-诺兰-佩勒姆量表Ⅳ(SNAP-Ⅳ)中各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及本体感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功能训练联合代币法教育能够提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康复依从性,减轻核心症状,改善感觉统合能力。

2025 Vol. 22 (26): 94-98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321 KB)  ( 1 )

应淑媚① 喻飞雪② 王玉琴③ 程小文④

目的:研究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在高危压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九医院2022年8月—2024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高危压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使用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可减少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6): 98-101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183 KB)  ( 8 )

熊薇娜① 肖亮② 熊芬③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do-check-act,PDCA)管理模式在血液内科患者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24年3—8月血液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50,2024年3—5月收治)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2024年6—8月收治)采用PDCA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局部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后1 h中度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无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内科采用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皮下注射引起的局部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2025 Vol. 22 (26): 102-105 [摘要]( 14 HTML (1 KB)  PDF  (1314 KB)  ( 6 )

经验交流
吴超① 郑琳②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子宫颈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差异。方法: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例女性,根据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正常或炎症组(n=5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9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41)和子宫颈癌组(n=14)。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人乳头瘤病毒(HPV)、阴道微生态检测,并测定肿瘤标志物。比较四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有无HPV感染、子宫颈病变及不同级别子宫颈病变受检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颈癌组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高于HSIL组,HSIL组高于LSIL组,LSIL组高于正常或炎症组(P<0.05)。子宫颈癌组阴道清洁度Ⅰ、Ⅱ度和乳酸杆菌大量/中量占比低于HSIL组,HSIL组低于LSIL组(P<0.05);子宫颈癌组念珠菌阳性占比高于HSIL组,HSIL组高于LSIL组(P<0.05);四组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感染占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病变组阴道清洁度Ⅰ、Ⅱ度与乳酸杆菌大量/中量占比低于子宫颈正常组,念珠菌阳性占比高于子宫颈正常组(P<0.05)。200例筛查者中,存在HPV感染有120例。HPV感染组阴道清洁度Ⅰ、Ⅱ度与乳酸杆菌大量/中量占比低于无HPV感染组,念珠菌阳性占比高于无HPV感染组(P<0.05)。结论:不同级别子宫颈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与阴道微生态差异明显。

2025 Vol. 22 (26): 106-110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384 KB)  ( 6 )

梁冠青① 李绮雯① 程会昌①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结合臀走训练辅助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150例2022年8月—2023年11月在东莞市东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予中西医结合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腹式呼吸结合臀走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腰椎活动度和患者对疼痛缓解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患者治疗后对疼痛缓解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内疼痛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结合臀走训练辅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025 Vol. 22 (26): 110-114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325 KB)  ( 1 )

马舜强①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莆田市第一医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90例MP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n=45)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血常规指标、炎症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症状消退时间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LT、炎症指标较低,Hb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退热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其血常规指标,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儿病情转归,且安全性高。

2025 Vol. 22 (26): 115-118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319 KB)  ( 1 )

樊丹丹①

目的:探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肿瘤细胞标志物、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2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洛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均治疗2个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细胞标志物、T细胞亚群、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较对照组低,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肺癌治疗功能量表(FACT-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调节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细胞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5 Vol. 22 (26): 119-123 [摘要]( 15 HTML (1 KB)  PDF  (1427 KB)  ( 1 )

王莉① 陈芳① 吴惠琛①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椎管内麻醉镇痛应用于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80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椎管内麻醉镇痛,观察组(n=40)采用导乐陪伴联合椎管内麻醉镇痛。记录并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时阴道出血量、分娩痛评分及产妇顺产率、转剖宫产率、新生儿转科率。结果:观察组各产程短于对照组,分娩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分娩时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转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联合椎管内麻醉镇痛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中可缩短产程,缓解疼痛,减少阴道出血量,且能改善母婴结局。

2025 Vol. 22 (26): 123-126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226 KB)  ( 1 )

全祯豪① 林琳① 徐飞鹏① 黄哲② 陈日红① 黄仁位① 孙开裕①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1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分为A组(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n=98)与B组(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n=92),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早于B组,术后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A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高于B组,WBC、IL-6、hs-CRP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有效优化围手术期指标,提高营养状态,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 Vol. 22 (26): 127-131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441 KB)  ( 1 )

张卫享① 徐亚运① 吴雯雯① 庄传记① 于波波① 吴永忠① 谢敏波①

目的:对比关节镜带袢钢板与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在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3年9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行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与B组(行关节镜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低于A组,术后1、3、6个月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1年内,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较短,手术时间较短,且术后疼痛更轻,肩关节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2025 Vol. 22 (26): 131-134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258 KB)  ( 1 )

王明溪① 邹丽云① 陈晓妹① 张秀琴①

目的:探究自拟小儿清肺饮对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收治时间为2023年7月—2024年1月。对照组(n=50)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n=5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小儿清肺饮。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核心表现、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趋化因子[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及CC趋化因子配体5(CCL5)]。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5、10 d后的核心表现评分与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核心表现评分、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小儿清肺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改善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2025 Vol. 22 (26): 135-138 [摘要]( 14 HTML (1 KB)  PDF  (1419 KB)  ( 1 )

牛红艳① 萨初然贵① 崔笑天① 宋祥春①

目的:探究基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综合治疗对身材矮小患儿效果与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赤峰市医院儿科确诊为身材矮小的12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综合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rhGH,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观察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G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中维生素A(VitA)、25-羟维生素D[25(OH)D]及维生素E(VitE)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儿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PedsQL)、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分)内外向性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基于rhGH的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身材矮小患儿的效果,有利于患儿恢复正常生长发育速度。同时基于rhGH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儿及其家长因儿童身材矮小所致的负面情绪。

2025 Vol. 22 (26): 139-144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642 KB)  ( 1 )

黄珍① 曾宇晖① 崔园英①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在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5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双胎妊娠合并CI患者102例,将接受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的53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另外行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妊娠情况、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终止妊娠孕周、延长妊娠孕周长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紧急宫颈环扎术相比,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双胎妊娠合并CI能延长孕周,有效改善母婴结局,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26): 144-148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427 KB)  ( 1 )

张洪学① 李好① 肖飞①

目的:分析96例百日咳住院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96例百日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采集鼻咽拭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鼻咽标本进行16SrDNA测序,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百日咳患儿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耐药情况,分析百日咳患儿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96例百日咳住院患儿中年龄≤3个月占比38.54%(37/96),>3~12个月占比8.33%(8/96),>12个月~3岁占比5.21%(5/96),>3~5岁占比7.29%(7/96),>5~7岁占比11.46%(11/96),>7岁占比29.17%(28/96)。96例患儿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湿啰音[95例(98.96%)]、阵发性咳嗽[93例(96.88%)]、痉挛性咳嗽[89例(92.71%)]。96例患儿中对红霉素耐药38例(39.58%),阿奇霉素耐药36例(37.50%),罗红霉素耐药38例(39.58%),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5例(5.21%)。96例患儿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红霉素77例,使用阿奇霉素27例,

2025 Vol. 22 (26): 148-151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264 KB)  ( 9 )

孙西平① 欧阳衠① 余群① 李龙② 周宜新①

目的:探究长期滞留医院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态,并对相关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定2024年1月1日前在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5年及以上的371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调查表》对滞留在本院5年及以上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滞留医院的原因和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71例患者中,在语言功能障碍方面,少言少语/语言混乱患者占比最高,为47.17%;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可在他人协助下完成自理的患者占比最高,为62.80%;在智力方面,检查不合作或结果不可靠(无法准确评估)的患者占比最高,为57.95%;在精神疾病分类中,患有精神病分裂患者占比最高,为71.70%。肇事肇祸类型以破坏公共财产(27.22%),打架斗殴(20.75%),谩骂、诋毁、哭闹等扰民行为(17.52%)为主。危险等级集中在2级(31.00%)和3级(29.65%)。危险等级3~5级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总分及敌对猜疑、激活性、思维障碍维度得分,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显著高于0~2级患者(P<0.05);不同危险等级精神病患者BPRS中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滞留医院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存在破坏性冲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临床工作人员应给予重视。

2025 Vol. 22 (26): 152-157 [摘要]( 14 HTML (1 KB)  PDF  (1686 KB)  ( 1 )

医学综合
胡春梅① 刘霖①

目的:探究脉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新余市人民医院临床怀疑有胎儿宫内窘迫并经临床证实的孕妇5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正常孕妇5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末期流速(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以ROC曲线评估脐动脉血流参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脐动脉S/D、PI、RI高,大脑中动脉S/D、PI、RI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脐动脉S/D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AUC为0.622[95%CI(0.490,0.754),P<0.05],敏感度为31.25%,特异度为92.50%;脐动脉PI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AUC为0.626[95%CI(0.493,0.759),P<0.05],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65.00%;脐动脉RI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AUC为0.783[95%CI(0.677,0.889),P<0.05],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67.50%;联合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AUC为0.924[95%CI(0.868,0.981),P<0.05],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77.50%。结论:脉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脐动脉S/D、PI、RI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2025 Vol. 22 (26): 158-161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533 KB)  ( 6 )

陈琳琳① 肖贵梅② 许松①

目的:探讨孕晚期子宫颈长度、前角测量与子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预测早产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行孕前检查的80例孕妇,均在孕晚期行子宫颈长度、前角测量及子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根据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早产组(n=30)与正常分娩组(n=50)。分析对比两组孕周、子宫颈长度、子宫颈前角、子宫颈弹性模量等指标,并分析孕晚期子宫颈长度、前角测量及子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预测早产的有效性。结果:早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低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子宫颈前角及子宫颈上段前唇、上段后唇、中段前唇、中部后唇的杨氏模量值均高于正常分娩组,子宫颈长度短于正常分娩组,子宫颈下段前唇、下段后唇的杨氏模量值均低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子宫颈上段前唇、上段后唇、中段前唇、中段后唇、下段前唇、下段后唇预测早产的AUC分别为0.796、0.924、0.786、0.798、0.792、0.690(P<0.05),子宫颈长度、子宫颈前角预测早产的AUC分别为0.686、0.861(P<0.05)。结论:孕晚期子宫颈前角、子宫颈长度与子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结果可作为预测早产的评价指标,其中子宫上段后唇弹性值及子宫颈前角的预测效能较为突出,而子宫颈下段后唇弹性值及子宫颈长度的预测效能相对较低。

2025 Vol. 22 (26): 161-165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892 KB)  ( 1 )

易梦① 钟艺佳② 喻敏玲③

目的:探讨斑秃(AA)患者家庭及社会因素、心理状态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础资料、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SAS、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根据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依从性高组(n=31)和依从性低组(n=49)。比较两组家庭、社会因素和心理状态的差异,并分析影响AA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教育水平、AA主要病因、AA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低组的AA程度比依从性高组严重(P<0.05);与依从性高组相比,依从性低组的PSS-Fa、SSRS、GSES评分低,SAS、SRRS、SDS评分高(P<0.05);PSS-Fa、SSRS和GSES评分均为治疗依从性低的保护因素,SRRS、SAS、SDS评分均为治疗依从性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家庭及社会因素、心理状态均是AA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2025 Vol. 22 (26): 166-169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458 KB)  ( 6 )

黎海南① 潘文亚① 罗超幸① 潘伊静① 卢漫漫① 窦丽珍① 黄丹① 陆伟①

目的:分析微小RNA-141-3p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9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NPC患者为病例组,并同时随机选取78例同期行鼻咽部黏膜活检的慢性鼻咽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鼻咽部组织微小RNA-141-3p相对表达量;分析病例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微小RNA-141-3p相对表达量,比较微小RNA-141-3p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随访3、5年后的累计生存率。结果:病例组微小RNA-141-3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Ⅲ~Ⅳ期患者的微小RNA-141-3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Ⅰ~Ⅱ期的患者(P<0.05)。微小RNA-141-3p高表达组3、5年的累积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NPC组织中微小RNA-141-3p呈高表达状态,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有关,是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2025 Vol. 22 (26): 170-173 [摘要]( 14 HTML (1 KB)  PDF  (1441 KB)  ( 2 )

聂加康①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hs-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3月南昌三三四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SCLC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共计81例,查阅患者电子病历档案及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并收集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后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分为放射性肺炎组(n=24)及非放射性肺炎组(n=57);收集研究对象的NLR、hs-CRP及PCT数据,评估上述指标预测NSCLC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价值。结果:放射性肺炎组NLR、hs-CRP及PCT水平均高于非放射性肺炎组(P<0.05);采用NLR、hs-CRP及PCT预测NSCLC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882、0.965及0.987,在单独检测的效能对比中,PCT的敏感度最高,为96.54%,hs-CRP的特异度最高,为94.77%;NLR、hs-CRP及PCT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4.65%,敏感度为97.8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但特异度略低于hs-CRP。结论:NLR、hs-CRP及PCT预测NSCLC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应用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敏感度、AUC均高于单独检测。

2025 Vol. 22 (26): 173-177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566 KB)  ( 1 )

综  述
田王倩① 蒋杨萍② 刘友鑫① 宋文君① 赵俊① 邱雅娜③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现代医学提倡运动疗法可作为一种可行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在肿瘤康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氧运动具有安全、简单易行等优势,已被广泛运用于癌症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中。本文对有氧运动在癌症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进行阐述。

2025 Vol. 22 (26): 178-183 [摘要]( 16 HTML (1 KB)  PDF  (1722 KB)  ( 10 )

马家惠① 何佩宜② 陈聪①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在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抑郁症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行动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抑郁症常与多种躯体疾病同时存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等疾病均可诱发抑郁症。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如今市面上的抗抑郁药品种较多,氟西汀是最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之一,能治疗多种疾病伴随抑郁症的发生,且治疗不同类型抑郁症效果确切。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并总结了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各类躯体疾病伴有抑郁症状的疗效,以及服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进一步使用氟西汀治疗不同类型抑郁症的最佳方案提供参考。

2025 Vol. 22 (26): 184-188 [摘要]( 15 HTML (1 KB)  PDF  (1595 KB)  ( 11 )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