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志毅① 张晋② 高奉③ 杨敬④ 薛喆③
目的:对比微骨折术或自体骨软骨移植术(AOT)联合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伴临界性距骨软骨损伤(OLT)患者的短期效果,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了2024年4—11月于北京市仁和医院、应急总医院接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中距腓前韧带(ATFL)和/或跟腓韧带(CFL)修复/重建的21例CLAI患者伴临界性OLT(面积大于1.0 cm2且小于1.5 cm2)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OT联合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n=10)与对照组(微骨折术联合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n=11)。对比两组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活动水平及关节活动范围及术后即刻到恢复至受伤前最高运动水平(不受限制、适应或保护)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踝关节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Tegner活动量表(TAS)分级及踝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均改善(P<0.05);两组术后3个月KAFS、VAS评分、T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6个月KAFS、VAS评分、TAS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中,两组患者踝抽屉试验和踝关节内翻压力测试均为阴性。试验组9例(90.0%)恢复受伤前的最高运动水平,对照组4例(36.4%)恢复受伤前的最高运动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微骨折术联合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AOT联合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治疗CLAI伴临界性OLT,在6个月短期随访中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2025 Vol. 22 (21): 1-8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4166 KB)
(
6
)
-
孙平风① 许云云① 潘佳佳① 张晓玲①
目的:观察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CD138和/或CD38表达阳性率及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的影响,并探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就诊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门诊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宫腔灌注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50 μg/d共3 d,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200 mg/d共14 d。治疗前后通过宫腔镜下内膜活检,行CD38及CD1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行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PI和RI,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厚,子宫动脉PI、R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138和/或CD38表达阳性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发生率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灌注G-CSF在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灌注,降低炎症指标。
2025 Vol. 22 (21): 8-12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1026 KB)
(
3
)
-
周雄① 邹晓荣② 刘莉琼① 张亚丽③ 徐艳①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病情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住院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疗效较高,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炎症因子、肺部感染情况,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
2025 Vol. 22 (21): 13-17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032 KB)
(
3
)
-
刘涛① 杜海龙① 谢坛林①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达格列净联合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瑞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3,予以格列净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和对照组(n=53,予以托拉塞米治疗),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重塑指数(LVR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两组治疗后LVMI和LVEDD均降低,LVRI、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和6MWT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托拉塞米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025 Vol. 22 (21): 17-21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025 KB)
(
1
)
-
杨武①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联合前列地尔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89例COPD合并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常规基础治疗+前列地尔)和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IPPV),评估并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和肺血管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平均体循环压(mean systemic arterial pressure,MSAP)、肺循环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FEV1、FVC、CRP、IL-6、TNF-α、Pa2、PaCO2、SaO2、肺血管顺应性(pulmonary vascular compliance,Cpv)和肺血管总阻力(total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TP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aO2、FEV1、FVC和Cpv高于对照组,MPAP、MSAP、PVR、CRP、IL-6、TNF-α、PaCO2和TP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降低COPD合并PH患者MPAP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和肺血管功能。
2025 Vol. 22 (21): 22-26 [摘要](
12
)
HTML
(1 KB)
PDF
(1071 KB)
(
1
)
-
-
肖洪亮① 谢海燕① 杜良忠① 游晓燕② 黄文生①
目的:探究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患儿的效果。方法:将2024年4月—2025年3月于赣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Adv感染的LRTI患儿70例纳入此次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LRTI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人干扰素α1b治疗,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咳嗽、肺啰音、喘息、高热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血清样淀粉蛋白A、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dv感染的LRTI患儿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改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21): 27-31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103 KB)
(
0
)
-
杨娜瑜① 徐晓峰① 吕静① 单立刚①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对老年患者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6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择期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试验组以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容量1∶1混合液)麻醉诱导及维持,对照组以丙泊酚麻醉诱导及维持。记录两组各时间点[麻醉前(T0)、置镜入声门时(T1)、置镜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HR和MAP。比较两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血管活性药物干预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T1、T2、T3时间点,对照组HR、MAP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干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后30 min及术后1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应用于老年患者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循环更稳定,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可减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
2025 Vol. 22 (21): 32-36 [摘要](
13
)
HTML
(1 KB)
PDF
(1095 KB)
(
1
)
-
王敏林① 曹杰① 翁云玲② 李庆①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TR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于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就诊的TRS患者60例,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炎症因子水平、认知功能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参数方面的差异,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参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PANSS各维度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较参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TNF-α、IL-6、IL-2水平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EEG参数均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TRS患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减轻精神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及脑功能。
2025 Vol. 22 (21): 36-40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106 KB)
(
1
)
-
黄国民① 张政② 李俊波③ 毛强健① 杨亚男① 吴德盛① 周水生① 李自如①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择时针刺联合热敏灸对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100例脾虚痰湿型PCOS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子午流注择时针刺联合热敏灸,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和艾灸。对比两组血清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ER)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高,两组黄体生成素、睾酮、抗米勒管激素、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均降低,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第3个周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A型子宫内膜占比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针刺联合热敏灸可改善脾虚痰湿型PCOS患者的性激素及代谢情况,改善ER。
2025 Vol. 22 (21): 41-45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147 KB)
(
2
)
-
刘新章① 江连① 翟绍征① 汤梅容②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3月—2024年3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两组,奇数为对照组(n=40),偶数为观察组(n=40);两组均予以改良森田疗法,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程度(VAS评分)、炎症因子[IL-6、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PSQI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1): 45-49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095 KB)
(
3
)
-
李婷①
目的:分析苍附益坤汤加减辅以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干预优势。方法: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6例PCOS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43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苍附益坤汤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自发排卵率分别为93.02%、88.37%,均较对照组的74.42%、65.12%显著增加,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周期、经量及胸肋满闷、肢体困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雌二醇(E2)及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升高,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单侧卵泡数目及卵巢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苍附益坤汤加减辅以来曲唑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自发排卵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激素水平。
2025 Vol. 22 (21): 50-54 [摘要](
12
)
HTML
(1 KB)
PDF
(1161 KB)
(
1
)
-
敖江鹏①
目的:探讨在治疗血瘀证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改良桃红四物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血瘀证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75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6月—2024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8例增加改良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和凝血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78.38%)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前列环素I2(PGI2)水平明显更高,血栓素B2(TXB2)、TXB2/PGI2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FIB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瘀证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应用改良桃红四物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21): 54-58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2
)
-
王莉莉①
目的:评估清肺化痰饮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使用1︰1比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清肺化痰饮治疗,治疗周期为14 d。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咳嗽、咯痰、胸闷气急、发热)、呼吸困难分级[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问卷]、炎症因子(WBC、CRP)、肺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mMRC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饮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可有效改善症状、降低炎性标志物、提升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2025 Vol. 22 (21): 59-63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1
)
-
黄家华① 孙勇②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呋塞米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信封法对2022年6月—2024年6月广东祈福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40例)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呋塞米治疗,观察组(40例)联用生脉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MAP、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脑钠肽(BNP)、静息HR、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呋塞米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改善心衰症状,进一步提高其心功能。
2025 Vol. 22 (21): 63-67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190 KB)
(
1
)
-
黄群① 刘欣① 宋杰①
目的:探究与分析小儿石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月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实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儿石蔻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恢复正常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石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且治疗期间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2025 Vol. 22 (21): 68-72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267 KB)
(
1
)
-
陈超① 郭远海① 刘满昌① 邓科① 马毅①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4年5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SAH后SCVS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两组均接受了介入栓塞术,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3H疗法(稀释血液、扩容及升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脑血管[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神经功能(NIHSS评分)、预后状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胱抑素C(Cys-C)、CRP、IL-6]。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ACA、MCA、PCA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ys-C、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在治疗SAH后SCVS中,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脑血管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和预后状况,还可调节血清生化指标水平,降低炎症和增强血管保护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潜力和安全性。
2025 Vol. 22 (21): 72-76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180 KB)
(
1
)
-
于潇①
目的:探究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病历号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均51例,对照组行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联合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神经因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行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缺损,降低NSE、MBP、S100β水平,提高生活能力。
2025 Vol. 22 (21): 77-81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271 KB)
(
2
)
-
张艳艳①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性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PCOS并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卵巢功能指标、性激素水平、脂肪组织分泌炎症因子、临床疗效、健康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卵泡个数、卵巢体积、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内脂素(VF)、瘦素(LEP)、PCOS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PSV、PI更高,RI更低,卵泡个数更少,卵巢体积更小,E2、P水平更高,LH、FSH水平更低,VF、LEP水平更低,PCOS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PCOS并不孕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及性激素、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健康水平。
2025 Vol. 22 (21): 81-85 [摘要](
12
)
HTML
(1 KB)
PDF
(1290 KB)
(
1
)
-
-
张丹① 肖文琼② 王馥君③ 李林②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IPC)在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取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9)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IPC,对照组(n=39)应用常规干预联合IPC。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医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临床依从性、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股静脉血流速度、足背静脉血流速度较干预前增快,观察组快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后面对评分升高,回避评分降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屈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得分升高,且观察组GS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IPC有助于提高患者积极医学应对水平、自我效能、依从性,改善下肢静脉血液流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2025 Vol. 22 (21): 86-90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324 KB)
(
1
)
-
韩熙① 丁美舟②
目的:观察内心意象疗法联合缺血分级护理对心脏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2024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得到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内心意象疗法联合缺血分级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正性情绪评分、遵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内心意象疗法联合缺血分级护理对心脏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干预,利于患者情绪的优化、心理压力的降低、遵医度与健康水平的提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降低。
2025 Vol. 22 (21): 91-95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297 KB)
(
1
)
-
邵婷婷① 孙昊①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饶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82例行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有差异,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使用层级管理下责任制整体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改善自我护理能力。
2025 Vol. 22 (21): 96-100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1327 KB)
(
1
)
-
苏碧齐① 成艳芙① 熊欢②
目的:观察前列腺剜除术后患者开展导尿管维护策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剜除术患者,共60例,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尿管护理)与试验组(采用导尿管维护策略),观察两组不同维护方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非计划拔管率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3.33%、6.67%)低于对照组(23.33%、26.67%)(P<0.05);试验组一次性拔管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试验组0级与Ⅰ级疼痛分级占比(40.00%、33.33%)高于对照组(13.33%、10.00%),Ⅱ级与Ⅲ级(16.67%、10.00%)低于对照组(40.00%、36.67%)(P<0.05);试验组0级与1级尿路刺激程度占比(43.33%、36.67%)高于对照组(10.00%、13.33%),2级与3级占比(16.67%、3.33%)低于对照组(43.33%、33.33%)(P<0.05)。结论:前列腺剜除术后患者开展导尿管维护策略效果显著,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提高一次性拔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与尿路刺激程度。
2025 Vol. 22 (21): 100-103 [摘要](
13
)
HTML
(1 KB)
PDF
(1158 KB)
(
1
)
-
-
孔珏①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子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子宫颈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效果及对HPV转阴、免疫失衡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上饶市立医院82例子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联合组,均41例,干扰素组给予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联合组在干扰素组基础上给予子宫颈聚焦超声治疗,评估并记录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高危型HPV转阴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CD45+CD3+百分比、CD3+CD4+百分比和CD4+T/CD8+T比值,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和高危型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97.56% vs 82.93%,82.93% vs 56.1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显著低于干扰素组(P<0.05);外周血CD45+CD3+百分比、CD3+CD4+百分比和CD4+T/CD8+T比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其中联合组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0.05)。联合组和干扰素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0% vs 7.32%,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子宫颈聚焦超声能促进子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治疗效果提升,促进HPV转阴,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上调外周血CD45+CD3+百分比、CD3+CD4+百分比和CD4+T/CD8+T比值,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效。
2025 Vol. 22 (21): 104-108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365 KB)
(
1
)
-
邹杰兰① 马婷② 刘红① 吴莉萍② 梅冰川①
目的:探究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自拟补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其超声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7月—2024年12月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自拟补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效果,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月经来潮第3天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月经来潮第10天超声检查结果[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记录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来潮第3天血清E2水平及第10天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来潮第3天血清FSH、LH水平及第10天子宫动脉PI、R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纠正性激素水平,恢复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且治疗方案安全。
2025 Vol. 22 (21): 109-113 [摘要](
11
)
HTML
(1 KB)
PDF
(1370 KB)
(
2
)
-
卓倩① 敖建② 钟丽娜① 杨雨婷①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方案与复合制剂依非米替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4年1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HI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TDF+3TC+EFV治疗,观察组接受复合制剂依非米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HIV载量、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生化指标(Hb、BUN、Scr)水平、MoCA评分、SF-36评分、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IV载量、CD8+、BUN、Scr低于治疗前,CD4+、H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Hb高于对照组,HIV载量、CD8+、BUN、S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DF+3TC+EFV方案相比,复合制剂依非米替治疗HIV感染患者效果更优,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 Vol. 22 (21): 114-118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424 KB)
(
1
)
-
邹丽①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病理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手术切除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108例。记录术中冰冻病理与常规病理的肺结节诊断结果、风险病灶评估结果,并评估术中冰冻病理指导手术切除的价值。结果:以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准确率为90.00%(9/10),诊断原位腺癌的准确率为90.32%(28/31),诊断微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为78.13%(25/32),诊断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为97.14%(34/35)。以高风险病灶为阳性。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高风险病灶的阴性预测值为98.59%(70/71),阳性预测值为91.89%(34/37),敏感度为97.14%(34/35),特异度为95.89%(70/73),准确度为96.30%(104/108)。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患者中,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高风险病灶37例,低风险病灶1例,常规病理确诊高风险病灶34例,低风险病灶3例。肺段切除/楔形切除患者中,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低风险病灶70例,常规病理确诊低风险病灶70例,高风险病灶1例。结论: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较高,对手术切除范围的指导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5 Vol. 22 (21): 119-122 [摘要](
12
)
HTML
(1 KB)
PDF
(1287 KB)
(
1
)
-
梁婷① 梁沁① 杨一冰① 周翠娟① 杨静雅①
目的:探究输卵管积液对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4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不孕症育龄妇女,将其中存在输卵管积液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无输卵管积液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经期、晚卵泡期、围排卵期及黄体期的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比较两组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同源框基因A10(HOXA10)及整合素αvβ3指标]。结果:两组经期及晚卵泡期的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排卵期及黄体期,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形态构成显著差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宫动脉PI及R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中期观察组子宫内膜HOXA10及整合素αvβ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积液对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不良影响较大。
2025 Vol. 22 (21): 123-126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339 KB)
(
1
)
-
汪日强① 徐路星①
目的:比较Toric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11月在上饶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80例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80只眼)植入ICL,观察组40例(80只眼)植入TICL。比较两组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CN)]、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及手术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BCVA和UCVA升高,且观察组BCVA和U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F-14-CN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不同频率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总满意度分别为97.50%、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植入TICL,能提高视力,改善视觉质量,提高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及手术满意度。
2025 Vol. 22 (21): 127-131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443 KB)
(
1
)
-
艾丽娟① 谢顺龙②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2024年8月抚州健强第五医院就诊的62例H型高血压CA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超声指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型高血压CAS患者予以复方丹参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血压血脂、稳定斑块。
2025 Vol. 22 (21): 131-134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1
)
-
苏华生①
目的:探讨下胫腓前韧带锚钉缝线增强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4年6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锚钉组43例和拉力钉组43例,锚钉组采用下胫腓前韧带锚钉缝线增强修复手术治疗,拉力钉组采用下胫腓前韧带拉力钉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8、16周,评定患者的VAS评分;术前及术后8、16周,评定患者的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早于拉力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6周,锚钉组VAS评分低于拉力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患者AOFAS评分、ROM较术前改善,且锚钉组AOFAS评分高于拉力钉组,锚钉组ROM大于拉力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两组患者AOFAS评分、ROM较术前8周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AOFAS评分、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前韧带锚钉缝线增强修复与下胫腓前韧带拉力钉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均有效果,但经前者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期疼痛感更低、功能恢复更快,且无并发症的增加。
2025 Vol. 22 (21): 135-140 [摘要](
13
)
HTML
(1 KB)
PDF
(1574 KB)
(
1
)
-
汪美容① 付丽霞② 王艺① 邓潇①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32例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2022年8月—2023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口服坤泰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坤泰胶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并记录其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中应用坤泰胶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2025 Vol. 22 (21): 140-143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243 KB)
(
2
)
-
赵军伟① 赵星星①
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采用针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1月—2024年3月于南昌市按摩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LDH患者,共计6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1)。两组均采取常规腰腿部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治疗组予以针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疼痛程度(VAS)、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JOA评分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效果显著,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且复发率较低。
2025 Vol. 22 (21): 144-147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385 KB)
(
1
)
-
-
安宝柯① 邵玉芳② 王宏静② 孙庆②
目的: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对参芪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的机制进行探索,并寻求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TCMPS检索参芪通脉汤的有效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足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 3.10.3软件构建参芪通脉汤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探索参芪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相关信号通路。结果:参芪通脉汤有效成分230个,参芪通脉汤与糖尿病足交集靶点79个,对交集靶点分析后共得到281条信号通路。结论:通过KEGG富集分析可知,AGE-RAGE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在参芪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中起重要作用。
2025 Vol. 22 (21): 148-153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32614 KB)
(
1
)
-
熊婷①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术后生育忧虑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择取2021年3月—2023年10月于樟树市人民医院行LM治疗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生育忧虑量表调查,后采取线性回归分析LM患者术后生育忧虑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经统计,88例LM患者术后生育忧虑水平得分(62.50±6.78)分;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家庭功能不健康、无子女和知觉压力强烈的LM患者术后生育忧虑水平高于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家庭功能健康、有子女和知觉压力轻微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功能、有无子女和知觉压力是LM患者术后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M患者术后生育忧虑水平相对较高,且其受患者家庭功能、文化程度、有无子女和知觉压力等因素影响。
2025 Vol. 22 (21): 153-156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290 KB)
(
1
)
-
伊静① 刘成① 张传芳①
目的:探究IL-6及血栓弹力图预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价值及不良结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于宜春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0)和预后良好组(n=42)。对两组基线资料、IL-6及血栓弹力图各项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IL-6及血栓弹力图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6个月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年龄、IL-6、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速度(Angle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PLT、Hb、空腹血糖、TC、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IL-6、R、K、MA、Angle角均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IL-6预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6个月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6.20%,特异度为92.90%。结论:通过检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和IL-6可预测患者的预后,年龄、IL-6、R、K、MA、Angle角均为该病的影响因素。
2025 Vol. 22 (21): 157-161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3090 KB)
(
1
)
-
蔺永丽① 张定义① 李少军① 倪亚博① 闻燕妮① 张建能① 杨存①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固原市人民医院接收的症状高度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0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A与MRA检查。结果:颅内动脉瘤患者CTA诊断结果显示其敏感度、特异度整体高于MRA检测方式,其中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手术或DSA检测结果可见,CTA诊断中真阳性患者77例,占比74.76%,MRA真阳性患者67例,占比65.05%,两组检出真阳性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病灶位检测中CTA检测方式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7.09%,相比传统MRA诊断方式下的73.79%其符合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中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的清晰程度为69.90%,明显高于MRA的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中,CTA检测对于动脉瘤评估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相对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5 Vol. 22 (21): 161-165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406 KB)
(
1
)
-
黄颖欣① 黄靖晖① 江晓艳①
目的:分析肝脏衰弱指数联合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65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随访6个月,记录研究对象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肝硬化患者肝病复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165例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实验室检查指标、每周体力活动水平、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营养评估结果、肝脏衰弱指数评分、GB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165例肝硬化患者中有54例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占32.7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BS、肝脏衰弱指数、白蛋白(ALB)、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营养评分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AUC为0.881,敏感度为0.815,特异度为0.802,高于肝脏衰弱指数、GBS单独预测。结论: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效能较好。
2025 Vol. 22 (21): 165-170 [摘要](
11
)
HTML
(1 KB)
PDF
(3670 KB)
(
1
)
-
-
李昕萌① 刘倩倩① 刘云启①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理机制的核心是循环中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与系膜细胞结合,继发肾小球炎症和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期以来IgAN的临床疗法多侧重于对症支持治疗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随着对IgAN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的治疗靶点及药物正在被开发,包括内皮素系统阻断、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和B细胞靶向治疗及补体抑制等。本综述概述了目前、最近批准和新兴的IgAN治疗方法。
2025 Vol. 22 (21): 171-175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527 KB)
(
3
)
-
陈仁① 赵君①
尿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发病态势高。它会让患者皮肤灼痛、瘙痒,增加皮肤感染风险,加重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和护理成本。近年来,IAD预防与治疗领域进展颇多,像新型皮肤保护剂研发、智能化失禁管理设备应用等。本文全面综述了IAD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的新认知,以及防治手段的创新与优化,为临床防治IAD提供重要指导,有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
2025 Vol. 22 (21): 176-180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2273 KB)
(
2
)
-
于蕾① 刘赢②
随着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论指出其不仅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血糖控制效果,并且对非糖尿病,尤其是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优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通过多重机制来显著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目前上市的SGLT2i药物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均有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相关报道,其作用机制涉及影响离子通道、提高心脏对能量利用效率、减少脂肪酸积累等多个方面。该综述旨在通过回顾近些年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SGLT2i在防治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并以期为未来进一步阐明SGLT2i在不同心律失常类型中的应用潜力提供参考。
2025 Vol. 22 (21): 180-184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442 KB)
(
1
)
-
宫政① 傅勋业② 殷万梅③ 颜翠兰①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长期大量酒精与其他明确肝损因素导致的肝细胞脂质蓄积,与遗传、胰岛素抵抗等有关,若未能及时干预,可进展为终末期肝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降脂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存在复发风险。近年来,随着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不断深入,穴位埋线逐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中运用,可实现对相应穴位的持续性刺激,控制病情进展。基于此,本研究对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理论基础、治疗机制与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依据。
2025 Vol. 22 (21): 185-188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431 KB)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