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录
摘要目录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 22卷 20期

刊出日期 2025-07-15

下一期
论  著
熊云峰① 袁尚红① 聂玉环① 陈伟① 熊厚思①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穴位贴敷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3年1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加减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干预12 d,比较两组证候积分、胃肠功能、炎症因子、胰腺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干预12 d后腹满硬痛拒按、胸脘痞塞、日晡潮热、大便干结、呕吐口臭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腹胀缓解、腹痛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 d后TNF-α、IL-6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 d后胰高血糖素(GLU)、淀粉酶(AMY)、胰蛋白酶原-2(TPS-2)及血清脂肪酶(LIP)水平低于对照组,铜蓝蛋白(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过程中肠痉挛、黏膜损伤、腹压升高、恶心呕吐及急性肾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穴位贴敷联合生长抑素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降低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有助于降低胰腺因子,调节患者胰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5 Vol. 22 (20): 1-5 [摘要]( 52 HTML (1 KB)  PDF  (1000 KB)  ( 12 )

刘善湖① 贺骞① 刘裕忠①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HFrEF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60,采用rhBNP治疗)与观察组(n=60,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rhBNP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超声心功能参数、生化指标、运动能力、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均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HFrEF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rhBNP治疗,有助于提升效果,改善心功能和血生化指标,增强运动耐力,且安全性高。

2025 Vol. 22 (20): 6-10 [摘要]( 37 HTML (1 KB)  PDF  (981 KB)  ( 11 )

卢泱① 赵双瓯①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乐清市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A组行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B组行经前路腰方肌阻滞,予以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中均予以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予以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维持,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补救镇痛次数、住院时间、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后不同时间点的阻滞平面节段数量,入室后、切皮前和气腹3 min时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点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静息时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补救镇痛次数少于B组(P<0.05);A组阻滞起效时间早于B组,阻滞后5、10 min的阻滞平面节段数量均多于B组(P<0.05);A组气腹3 min时心率慢于B组,平均动脉压低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的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少于B组(P<0.05);A组术后2、6、12 h静息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B组的21.67%(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较前路腰方肌阻滞起效更快,可提高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25 Vol. 22 (20): 10-15 [摘要]( 37 HTML (1 KB)  PDF  (1044 KB)  ( 1 )

杨琰琰①李小荣①朱丽萍②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4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分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观察组接受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及血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血清学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整体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出现的并发症风险低,并且患者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2025 Vol. 22 (20): 16-19 [摘要]( 34 HTML (1 KB)  PDF  (987 KB)  ( 1 )

魏守元① 彭明友① 刘龙生①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术在颅内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指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24年1—12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颅内血肿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定位脑内血肿穿刺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效果、神经功能、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血肿清除量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TNF-α、IL-18、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术能够有效提高颅内血肿清除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Vol. 22 (20): 20-23 [摘要]( 30 HTML (1 KB)  PDF  (995 KB)  ( 2 )

临床研究
王秋林①

目的:分析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阳虚水泛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阳虚水泛证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加以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84.62%(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咳喘倚息不能卧、咳痰质稀、胸膈憋闷、面唇紫黯、心悸、畏寒、小便量少评分分别为(1.58±0.16)、(1.44±0.17)、(1.36±0.16)、(0.71±0.10)、(0.64±0.08)、(0.63±0.05)、(0.81±0.09)分,PaCO2为(41.42±3.21)mmHg,IL-6、CRP、降钙素原、TNF-α分别为(6.49±1.02)pg/mL、(8.33±1.29)mg/L、(0.12±0.01)μg/L、(4.59±0.63)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63±0.24)、(2.36±0.20)、(2.48±0.27)、(1.24±0.18)、(1.35±0.12)、(1.19±0.12)、(1.42±0.18)分,以及(45.35±4.69)mmHg、(8.35±1.25)pg/mL、(10.61±1.68)mg/L、(0.18±0.03)μg/L、(6.35±1.05)μg/L;PaO2为(80.69±8.44)mmHg,高于对照组的(71.59±7.35)mmHg,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为(435.98±48.64)m,长于对照组的(369.82±40.59)m;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能调节阳虚水泛证COPD患者血气指标,减轻炎症,提高运动耐力,安全可行。

2025 Vol. 22 (20): 24-28 [摘要]( 28 HTML (1 KB)  PDF  (1069 KB)  ( 1 )

沈月① 陈赓① 王光达②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在膝骨关节炎中的疗效及对软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9月—2024年5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于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组(n=60)于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比较两组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膝关节功能状态[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软骨代谢标志物[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蛋白多糖(PG)]。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WOMAC评分及软骨代谢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的软骨厚度显著厚于对照组,滑膜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WOMAC评分及软骨代谢标志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在膝骨关节炎中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状态及软骨代谢标志物水平。

2025 Vol. 22 (20): 29-33 [摘要]( 25 HTML (1 KB)  PDF  (1083 KB)  ( 3 )

王玲① 幸维①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患者应用逍遥篓贝散加减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4年1—7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小金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性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P高于对照组,E2、PR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逍遥篓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可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不良情绪,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0): 33-37 [摘要]( 23 HTML (1 KB)  PDF  (1108 KB)  ( 1 )

段建伟① 李东超① 陈研①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血清炎症标志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北京市健宫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试验组40例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导针放置次数少于对照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螺钉置入优良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0.00%(P<0.05)。试验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术前,两组血清CRP、TNF-α、IL-6含量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RP、TNF-α、IL-6含量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RP、TNF-α、IL-6含量低于术后24 h(P<0.05),且试验组血清CRP、TNF-α、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有助于减少股骨颈骨折术中透视次数和导针放置次数,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炎症水平,且不易发生并发症。

2025 Vol. 22 (20): 38-42 [摘要]( 23 HTML (1 KB)  PDF  (1110 KB)  ( 1 )

钟建玲① 岑振考①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尿潴留(PUR)初产妇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4年5月在东莞市东坑医院分娩后出现尿潴留的初产妇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排尿功能,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更早、膀胱残余尿量更少、排尿量更多(P<0.05);治疗后,两组储尿时膀胱压力、尿道分布压力及最大尿流速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初产妇PUR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产妇排尿功能,提高满意度,且安全性较好。

2025 Vol. 22 (20): 43-47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109 KB)  ( 1 )

曹清① 章秋梅① 李杉①

目的:探究杏贝止咳颗粒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4年6月于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治疗的9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杏贝止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hs-CRP、WBC水平、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AChE水平较高,hs-CRP、WBC、CAT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高,CD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贝止咳颗粒在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中效果明确,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其疾病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调节其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2025 Vol. 22 (20): 47-51 [摘要]( 22 HTML (1 KB)  PDF  (1101 KB)  ( 1 )

蓝海清① 谢代发① 朱长东②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6月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26例T2DM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均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采取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达格列净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脂肪因子[脂联素(APN)、瘦素]、炎症因子[IL-8、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 h PG、HbA1c、FPG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IAA、ICA、GAD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N均较治疗前升高,瘦素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APN较对照组高,瘦素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IL-8、IL-6、HMGB1、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5%)与对照组(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达格列净及阿卡波糖治疗T2DM患者,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调节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表达,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2025 Vol. 22 (20): 51-55 [摘要]( 28 HTML (1 KB)  PDF  (1110 KB)  ( 2 )

喻燕芹①

目的:探讨鲜益母草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n=50),偶数为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予以鲜益母草胶囊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低,月经量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P、LH、E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结论:鲜益母草胶囊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显示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改善血红蛋白和性激素水平,同时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25 Vol. 22 (20): 56-59 [摘要]( 32 HTML (1 KB)  PDF  (1102 KB)  ( 1 )

孙成①

目的:探讨针状肾镜在复杂性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复杂性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4)和常规组(n=64),两组均接受PCNL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状肾镜,常规组采用常规肾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IL-10、CRP、PCT、Scr、BUN水平低于常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6.88%(62/64),高于常规组的85.94%(5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状肾镜在复杂性结石患者PCNL中具有显著优势,可缓解炎症,改善肾功能与氧化应激,且安全性较高。

2025 Vol. 22 (20): 60-65 [摘要]( 23 HTML (1 KB)  PDF  (1224 KB)  ( 1 )

王珺① 徐颖① 李萍梅①

目的:探讨生化汤加味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arnorrhage,PPH)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4年2月在上饶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的102例宫缩乏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7)应用常规西药卡贝缩宫素治疗,试验组(n=55)应用生化汤加味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凝血功能、应激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1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T、PT、APTT及FIB均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肾上腺素(epinephrine,E)、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结论:生化汤加味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PPH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且能改善凝血功能与应激反应。

2025 Vol. 22 (20): 65-68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080 KB)  ( 1 )

范励侦① 熊江琴② 熊珍妮①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7月就诊于江西省胸科医院的80例CPHD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及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测定值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PT、APTT长于治疗前及对照组,D-D、FIB、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aO2高于治疗前,肺动脉压(PAP)、B型钠尿肽原(BNP)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F、PaO2高于对照组,PAP、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有效改善CPHD失代偿期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心肺及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0): 69-73 [摘要]( 28 HTML (1 KB)  PDF  (1211 KB)  ( 1 )

房宗宝① 刘文豪① 范翠华①

目的:探讨益气片联合呼吸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3年1月—2024年5月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片及呼吸训练。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mMRC评分、CAT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距离显著增加,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联合应用益气片与呼吸训练治疗COPD稳定期,可对其肺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起到有效改善。

2025 Vol. 22 (20): 73-76 [摘要]( 26 HTML (1 KB)  PDF  (1090 KB)  ( 3 )

护理管理
刘丹① 彭容① 李淑珍① 刘伯宇②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腕部和前臂中部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效果,评估超声引导下前臂中部桡动脉穿刺置管替代腕部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穿刺部位的不同分为前臂中部组和腕部组,每组50例。前臂中部组和腕部组患者分别在前臂中部和腕部接受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耗时、首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臂中部组的桡动脉穿刺耗时短于腕部组,首针穿刺成功率高于腕部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腕部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穿刺远端缺血性坏死及穿刺部位感染。前臂中部组的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低于腕部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臂中段桡动脉穿刺耗时短,首针穿刺成功率高,平均穿刺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5 Vol. 22 (20): 77-81 [摘要]( 22 HTML (1 KB)  PDF  (1242 KB)  ( 1 )

崔思思① 李二兰① 高娟娟①

目的:探究循经通络按摩+收腹提肛运动在脊髓损伤(SCI)后尿潴留(U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龙岩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1例SCI后UR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A组(n=31)与B组(n=30)。B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采取循经通络按摩+收腹提肛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膀胱功能[膀胱顺应性(BC)、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排尿情况(排尿次数、平均尿量、残余尿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4周后,A组BC、MDP水平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A组平均尿量较B组高,排尿次数较B组少,残余尿量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A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总满意度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通络按摩+收腹提肛运动用于SCI后UR患者,可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改善其排尿异常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0): 81-85 [摘要]( 19 HTML (1 KB)  PDF  (1206 KB)  ( 1 )

李夏芬① 彭海燕①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九江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7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敷贴。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缓解时间)、肺功能[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及FEV1/FVC]、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干预后,两组FEV1、PEF、FEV1/FVC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药敷贴可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促进肺功能的提升,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0): 86-89 [摘要]( 25 HTML (1 KB)  PDF  (1188 KB)  ( 2 )

黄珍①

目的:探讨基于赋权理论的心脏康复方案联合个体化动机性访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赋权理论的心脏康复方案联合个体化动机性访谈干预。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均优(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各维度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总依从性均高(P<0.05)。结论:PCI术后ACS患者采用基于赋权理论的心脏康复方案联合个体化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0): 90-94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317 KB)  ( 2 )

经验交流
郑浩然① 石首军① 丁斌俊①

目的:探究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治疗的10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7)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组(n=55)接受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血清指标[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hs-CRP],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FS、CO、CI升高,观察组分别为(47.64±5.77)%、(0.25±0.03)、(2.85±0.84)L/(min·m2)、(6.87±0.65)L/min,高于对照组的(36.98±3.85)%、(0.20±0.02)、(2.43±0.76)L/(min·m2)、(5.31±0.52)L/min,两组BNP、cTnI、hs-CRP降低,观察组分别为(134.56±19.58)pg/mL、(0.04±0.01)μg/L、(5.57±0.9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16±26.69)pg/mL、(0.07±0.01)μg/L、(8.65±1.34)mg/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 vs 10.9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能有效提升心功能和改善血清指标,且安全性好。

2025 Vol. 22 (20): 95-98 [摘要]( 27 HTML (1 KB)  PDF  (1224 KB)  ( 3 )

易珍① 唐翠云① 叶晓慧② 黄思云③ 胡景春① 叶稳田①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甲硅油治疗功能性腹胀(F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安市中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80例FB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和西甲硅油组(40例)。西甲硅油组给予西甲硅油治疗,联合组在西甲硅油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胃泌素(gastrin,GAS)和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胃排空率、腹围、生活质量[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西甲硅油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甲硅油组,GAS、MTL、PRO评分和胃排空率均高于西甲硅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为15.79%,低于西甲硅油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甲硅油治疗FB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胃肠道动力及胃排空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可靠。

2025 Vol. 22 (20): 99-104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444 KB)  ( 1 )

苏燕玲① 戴立① 王静怡① 潘雪芬① 甘惠贞①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狭窄(CS)患者脑血管血流参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90例C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参数[大脑中动脉舒张末峰值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Vm)]、左右颈部总动脉及内动脉IMT,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EDV、PSV、Vm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RI、左右颈部总动脉及内动脉IM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CS患者中,能够改善脑血管血流参数,降低IMT,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025 Vol. 22 (20): 104-108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245 KB)  ( 1 )

钮铮①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采取无痛分娩的18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产妇的麻醉方案分为A组(90例,0.4 μg/mL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和B组(90例,0.8 μg/mL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节点(麻醉前、麻醉后10 min、麻醉后1 h、分娩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应用高浓度舒芬太尼(0.8 μg/mL)、低浓度舒芬太尼(0.4 μg/mL)联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低浓度舒芬太尼辅助麻醉可以帮助缩短产程,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2025 Vol. 22 (20): 108-111 [摘要]( 22 HTML (1 KB)  PDF  (1155 KB)  ( 2 )

瞿颖莹① 陆丹① 徐妍①

目的:观察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喹硫平和舍曲林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和HAMA、HAMD、冲动量表(BIS-1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舍曲林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患者的基础上,喹硫平联用能够缓解负性情绪,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治疗实用性和安全性较高。

2025 Vol. 22 (20): 112-115 [摘要]( 18 HTML (1 KB)  PDF  (1250 KB)  ( 1 )

李明屿① 龙传刚②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配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F-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吞咽困难评价量表(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改良曼恩吞咽能力量表(modified 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MMASA)]、经口摄食能力[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unction oral intake scale,FOIS)]与生存质量[吞咽质量生活调查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FSS、MMASA、FOIS及SWAL-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FSS、MMASA、FOIS、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HF-rTMS可有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提高其吞咽功能与经口摄食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0): 116-120 [摘要]( 26 HTML (1 KB)  PDF  (1367 KB)  ( 5 )

吴晓阳① 黄晓微①

目的:评估早期夹闭负压引流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2023年7—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TH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术后负压引流管夹闭情况分为常规组(术后立即开放负压引流管)、观察组(术后夹闭负压引流管4 h后再开放),各5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总失血量。记录两组关节肿胀、瘀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观察组的总失血量分别为(213.95±11.51)mL和(188.60±11.69)mL,观察组总失血量相较常规组少(P<0.05)。常规组和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1.50±8.32)mL和(90.43±8.66)mL,观察组术后引流量较常规组显著少(P<0.05)。术后48 h,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屈曲活动度显著大(P<0.05)。常规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后早期夹闭负压引流管可减少总失血量,且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2025 Vol. 22 (20): 120-123 [摘要]( 19 HTML (1 KB)  PDF  (1205 KB)  ( 2 )

陈丽婉① 陈子君① 马祚云①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围手术期输血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围手术期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输血指导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n=34)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输血,观察组(n=34)根据血小板抗体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指导输血。对比两组血液成分输注情况及输血前、输血后24 h凝血功能,血小板校正计数增量(CCI),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小板、红细胞悬液、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及总血液输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 h,两组TT、P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1、24 h,观察组血小板CC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围手术期输血治疗中具有指导价值,可提高血小板CCI。

2025 Vol. 22 (20): 124-127 [摘要]( 21 HTML (1 KB)  PDF  (1286 KB)  ( 1 )

汪熙① 余健彬① 陈丽珍② 喻强① 吴牡玲②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产后腹直肌分离(DRA)及康复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6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的80例产后6~8周DRA产妇,纳入DRA组;另选同时期来医院进行检查的非DRA产妇30例,纳入非DRA组。比较DRA组、非DRA组脐上3 cm、脐下3 cm、脐水平处腹直肌厚度、腹直肌间距(IRD)及两侧平均杨氏模量值(Emean);将接受电刺激康复治疗的DRA产妇作为治疗组,接受保守治疗的DRA产妇作为对照组,各40例,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各部位腹直肌厚度、IRD及两侧Emean。

2025 Vol. 22 (20): 128-133 [摘要]( 16 HTML (1 KB)  PDF  (1539 KB)  ( 1 )

吕梦琴① 黄丽敏① 万和平①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8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双胎产妇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出血预防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增加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并记录产后出血和手术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24 h RBC、红细胞压积、Hb高于对照组,PT、APTT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子宫动脉栓塞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双胎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产后24 h出血量。

2025 Vol. 22 (20): 133-136 [摘要]( 21 HTML (1 KB)  PDF  (1218 KB)  ( 1 )

陈思怡① 顾俊颖① 邝艳梅①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11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科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与对照组(n=50,舍曲林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冲动行为、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10.02±1.17)分、HAMA评分为(9.69±1.21)分,低于对照组的(15.79±1.28)、(14.81±1.35)分,观察组MoCA评分为(22.85±1.02)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为(22.24±2.22)分,高于对照组的(18.77±1.15)、(19.17±1.28)分,观察组冲动行为评分为(15.25±2.14)分,低于对照组的(20.54±3.51)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9.25±3.25)分,高于对照组的(80.14±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冲动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

2025 Vol. 22 (20): 137-140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320 KB)  ( 1 )

刘莉娟① 文培桂② 张倩①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非奈利酮对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及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12月在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受DKD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联合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DKD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奈利酮的患者为常规组,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非奈利酮的患者为联合组。比较两组肾功能、肾脏损伤程度、IL-6、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UACR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非奈利酮可显著改善DKD患者肾功能,有效减少蛋白尿排出,还可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20): 141-145 [摘要]( 20 HTML (1 KB)  PDF  (1466 KB)  ( 3 )

张华① 郭辉① 薛婷①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DNA检测对疑似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婴儿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CMV感染婴儿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的血液、尿液、痰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行CMV-DNA检测,对比不同标本检测的阳性率、CMV-DNA检测阳性率,并对比不同标本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结果:疑似CMV感染的100例患儿中,不同标本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液、痰液标本CMV-DNA阳性率高于血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尿液和痰液标本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CMV-DNA检测阳性的病毒载量高于血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痰液CMV-DNA检测对CMV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5 Vol. 22 (20): 145-148 [摘要]( 26 HTML (1 KB)  PDF  (1251 KB)  ( 1 )

医学综合
翁泰环①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叶酸(FA)、维生素B12(VB12)含量对并发子痫前期(PE)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于上饶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的8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PE分为PE组、非PE组,各33、4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25-(OH)D、FA、VB12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25-(OH)D、FA、VB12评估GDM患者并发PE的效能。结果:PE组25-(OH)D、FA、VB12水平均明显低于非PE组(P<0.05);25-(OH)D、FA、VB12均为GDM患者并发P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D、FA、VB12评估GDM患者并发PE的AUC分别为0.765、0.792、0.831,敏感度分别为78.79%、87.88%、78.79%,特异度分别为70.21%、61.70%、78.72%,其中FA的敏感度最高,VB12的特异度最高。结论:25-(OH)D、FA、VB12对GDM患者并发PE均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2025 Vol. 22 (20): 149-153 [摘要]( 19 HTML (1 KB)  PDF  (3692 KB)  ( 1 )

乐文鹏① 张超凡① 张光明① 龙翔① 丁爱民①

目的:探讨头颈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评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损害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4年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头颈CTA技术评估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并进行分组,其中轻度狭窄37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24例,闭塞9例。探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区域软脑膜侧支(rLMC)评分、NIHSS评分及梗死灶面积的关系。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记录头颈CTA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大脑中动脉Vm、大脑中动脉PI减小,rLMC评分降低,NIHSS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病灶大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大脑中动脉Vm、大脑中动脉PI及rLMC评分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及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5)。头颈CTA诊断颈动脉斑块的准确率为91.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9%和91.67%。结论:CTA是评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大脑供血状况的有效工具,并可用以预测病灶损害程度和临床表现的严重性。

2025 Vol. 22 (20): 153-157 [摘要]( 19 HTML (1 KB)  PDF  (1368 KB)  ( 1 )

张哲① 孙建芳② 项志浩①

目的:探究西北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8月—2024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进行体检的20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将受检者分为甲状腺结节组及无甲状腺结节组。记录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不同年龄段下不同性别患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并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19.50%(39/200)。在>55岁年龄段,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与其他年龄段女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组女性、脂肪肝、糖尿病与高脂血症占比均高于无甲状腺结节组(P<0.05);甲状腺结节组年龄、体重指数均大于无甲状腺结节组,空腹血糖、LDL-C高于无甲状腺结节组(P<0.05);甲状腺结节组的HDL-C、食用加碘盐占比低于无甲状腺结节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尿病、食用加碘盐、LDL-C及HDL-C为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女性、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尿病、食用加碘盐、LDL-C及HDL-C。

2025 Vol. 22 (20): 157-161 [摘要]( 22 HTML (1 KB)  PDF  (1400 KB)  ( 1 )

综  述
黄贺吟① 田康林① 马锋振②

幽门螺杆菌(Hp)传播途径是影响人群感染Hp流行病学特征的关键因素,Hp的生物膜形成对感染持续性和传播效率至关重要。Hp生物膜作为一种复杂微生物聚集体,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聚集、生长和分裂。Hp生物膜与口-口、粪-口及其他传播途径相关联,其潜在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黏附能力促进Hp定植和生存、协助Hp对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及通过聚集提升生存和传播能力。

2025 Vol. 22 (20): 162-167 [摘要]( 24 HTML (1 KB)  PDF  (1664 KB)  ( 3 )

张海源① 田继东② 张海燕① 董林② 邢海峰①

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CS)是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通常由创伤、手术、烧伤等引发,主要表现为筋膜间隙压力增高,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甚至不可逆的功能障碍,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损伤性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扩展,中医药在CS预防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辨证施治和多靶点干预等特点,可能会为CS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综述其在预防CS中的研究进展。

2025 Vol. 22 (20): 168-171 [摘要]( 23 HTML (1 KB)  PDF  (1364 KB)  ( 1 )

张浩① 于潇杰① 张浩杰① 程立浩② 杨振林①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较罕见,但是近年患病人数不断增长,且存在诊疗不当的问题,因此对IGM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自身免疫、克氏棒状杆菌感染及激素紊乱相关。IGM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乳腺癌相似,缺乏特异性,病理学检查是确诊IGM的金标准。目前,针对IGM的治疗方法无统一标准,应谨慎应用手术治疗,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对于IGM,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及基础性研究,明确其发病机制,制定规范的诊治标准。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IGM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并结合临床经验,对IGM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5 Vol. 22 (20): 172-176 [摘要]( 26 HTML (1 KB)  PDF  (1508 KB)  ( 2 )

田康林① 黄贺吟① 马锋振②

幽门螺杆菌感染普遍存在,全球约50%的人口被感染。感染率与地理区域、人口特征、经济条件、卫生习惯及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程度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普遍较高。虽然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公认的传播途径缺乏直接证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口腔可能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口腔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无定论。本综述旨在概述口腔在幽门螺杆菌传播中的潜在地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阻断提供新的思路。

2025 Vol. 22 (20): 177-182 [摘要]( 21 HTML (1 KB)  PDF  (1721 KB)  ( 1 )

谢睿① 傅松年①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以情感波动、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程中常伴有显著的睡眠障碍。由于发作类型、病程特点及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不同,BD-Ⅰ型患者与BD-Ⅱ型患者在睡眠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还可能与疾病复发风险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准确识别和理解BD-Ⅰ型患者与BD-Ⅱ型患者的睡眠特征差异,对于优化不同亚型患者的治疗策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BD-Ⅰ型和BD-Ⅱ型患者在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长、潜伏期及占比,深度睡眠时长及占比,以及微觉醒次数、觉醒指数等睡眠参数的差异,并探讨了这些睡眠特征对病理机制及临床干预的影响。

2025 Vol. 22 (20): 183-186 [摘要]( 23 HTML (1 KB)  PDF  (1438 KB)  ( 6 )

述  评
何玉勤① 郎序莹① 李建康①

目的:从引文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的期刊质量。方法:采用搜索及逐年查阅登记的方法,对2020—2024年的载文量、引文量、篇均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自引率及普赖斯指数进行统计,并利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另外搜索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总库,选择期刊名称搜索,在期刊名称输入“中国医学创新”,记录各年发表文章被引情况。结果:各年篇均引文量均在20条以上,且逐年增加,平均21.73条。自引率平均1.52%。被引文章率平均78.64%。引文类型均以期刊类文献比例最高,均在95%以上;图书引用比例在5年内呈增长趋势,平均比例1.05%;学位论文5年内引用比例变化不大,平均0.90%;电子文献比例先升高后下降,平均2.37%。近5年引文量均表现为中间3年的文章数量较多,引用当年的文章最少,每年普赖斯指数均在70%以上。引文语种均以中文语种为主,平均比例74.89%。结论:《中国医学创新》杂志期刊质量在逐年上升。

2025 Vol. 22 (20): 187-188,封三 [摘要]( 21 HTML (1 KB)  PDF  (1340 KB)  ( 1 )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