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琳琪① 姚步月① 张同庆① 康宇① 高奇① 夏晓毅① 吕昕怡① 赵国力②
目的:探究舒肝祛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2024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进行常规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与干预,观察组(n=40)则在上述常规治疗与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祛脂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BMI、体重、肝功能[ALT、AST及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TLR4、MyD88、NF-κB及血脂(TG、TC、LDL-C、HDL-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MI、体重、肝功能、血清TLR4、MyD88、NF-κB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后观察组BMI、体重、肝功能、血清TLR4、MyD88、NF-κB及TG、TC、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祛脂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控制血脂。
2025 Vol. 22 (24): 1-5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1027 KB)
(
4
)
-
朱素蓉① 阮良婷① 周宝琴①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维生素D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7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早期T2D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二甲双胍片治疗,B组接受二甲双胍片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维生素D水平、糖尿病控制相关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三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Scr、BUN、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ACR、Scr、BUN水平低于A组和B组,1,25(OH)2D3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前,三组BMI、血尿酸(UA)、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和B组的FPG、2 h PG、HbA1c、UA、TG、LDL-C水平低于A组,HDL-C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维生素D方案治疗早期T2DKD患者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尿蛋白水平,提升维生素D水平,并改善血糖、血脂水平。
2025 Vol. 22 (24): 5-9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030 KB)
(
7
)
-
胡芳玉① 林美花① 陈彬①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在儿童频复发/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frequently relapsing/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FRNS/SDN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FRNS/SDNS患儿,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肾功能、血脂水平及免疫学指标,并记录患儿治疗后尿蛋白转阳率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TG、TC均降低,且中医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umin,ALB)、IgG、IgA、IgM均升高,且中医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蛋白转阳率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在提升FRNS/SDNS患儿肾功能,调节血脂、白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方面,相较于单独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2025 Vol. 22 (24): 10-13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004 KB)
(
1
)
-
康彩霞① 乐兰兰① 闫云② 匡朋① 王婷①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24年4—10月收治的9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予以穴位贴敷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软骨破坏程度、骨侵蚀程度、滑膜炎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CRP、TNF-α及IL-6]、自身抗体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及生活质量[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治疗后,观察组软骨破坏程度、骨侵蚀程度及滑膜炎活动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R、CRP、TNF-α、IL-6、抗CCP抗体及RF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HAQ-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RA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自身抗体水平有关。
2025 Vol. 22 (24): 14-19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105 KB)
(
5
)
-
符光戌① 陆彪① 王勇①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联合中医药分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利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PVP/PKP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与观察组(加用中医药分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密度(BMD)、椎体形态(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骨代谢标志物[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prepeptide,P1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结果: 术后6个月,较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0.8±0.3)分vs(2.0±0.6)分]、ODI[(14.5±3.4)% vs(24.2±4.0)%]及骨密度T值[(-1.9±0.5)vs(-2.5±0.3)]更优(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伤椎高度恢复更显著[(17.5±0.4)mm vs(16.9±0.3)mm],Cobb角矫正更优[(16.0±3.0)° vs(17.8±3.8)°],β-CTX更低[(0.31±0.07)ng/mL vs (0.48±0.09)ng/mL],P1NP更高[(44.8±6.2)ng/mL vs(36.0±4.8)ng/mL],总有效率更高(96.6% vs 76.5%)%(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PKP联合中医药分期治疗通过“活血-接骨-补肾”动态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骨愈合、改善骨代谢,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参考。
2025 Vol. 22 (24): 19-24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100 KB)
(
1
)
-
-
丁孟和① 刘全飞① 张佳艺② 万永民①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6月—2024年4月收治的8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行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复方伤痛胶囊,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IP)、人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腰背部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GP、BAIP提高,CTX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JOA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复方伤痛胶囊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可调节骨代谢,促进腰椎形态恢复,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2025 Vol. 22 (24): 25-28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063 KB)
(
7
)
-
张群① 阚悦② 王振亚① 刘加康① 轩大海① 宋玲① 安家科① 徐大飞① 戴钰①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患者联用高压氧、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上海天佑医院脑复苏中心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采取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分]、独立功能[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SIA、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SIA和FIM评分均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SIA和FIM评分更高(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联用高压氧、神经节苷脂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独立功能情况。
2025 Vol. 22 (24): 29-32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034 KB)
(
9
)
-
任燕① 罗迪① 牛丽娜①
目的:探究伊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实际效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于北京市健宫医院治疗的10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n=55)则采用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康复情况、食管动力学指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及立位、卧位及总反流时间百分比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QLI)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的联合应用能够改善食管动力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在治疗有效性上展现出优势。
2025 Vol. 22 (24): 33-37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105 KB)
(
7
)
-
蒋婷婷① 曲良超② 曾淑琼① 张宇① 张春霞①
目的:探讨耳灸联合腕踝针对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在九江市中医医院行全麻LA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结合组(n=40)和西医组(n=40),两组均进行全麻LA,西医组进行基础镇痛治疗,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使用耳灸联合腕踝针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疼痛介质水平、疼痛程度、舒适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12、24 h,结合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PGE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和VAS评分低于西医组,布氏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高于西医组(P<0.05)。结合组镇痛总有效率(95.00%)高于西医组(80.00%)(P<0.05)。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西医组(25.00%)(P<0.05)。结论:耳灸联合腕踝针对全麻LA患者具有显著的术后镇痛效果,可有效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025 Vol. 22 (24): 37-41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144 KB)
(
6
)
-
郭树霞①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9月—2024年7月武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FEV1、肺动脉压(PAP)及HR]、心率变异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百分比(PNN50)、全程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氧动力学指标[氧供指数(DO2I)及氧耗指数(VO2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肺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及氧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FEV1、PNN50、SDNN及rMSSD显著高于治疗前,PAP、HR、DO2I及VO2I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氧动力学状态。
2025 Vol. 22 (24): 42-45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096 KB)
(
1
)
-
张洪阁①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9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NMIBC患者共计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TURBT)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复发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膀胱冲洗、留置尿管、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水平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5.00%(2/40),较对照组的22.50%(9/40)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较对照组的27.50%(11/40)更低(P<0.05)。结论:NMIBC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能够缩短留置尿管、膀胱冲洗、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复发及并发症发生。
2025 Vol. 22 (24): 46-49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099 KB)
(
1
)
-
李味味① 朱钧鸣② 邓丽云② 胡春华①
目的:分析布南色林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8月来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TRS患者8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氯氮平治疗,n=40)和治疗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南色林治疗,n=40)。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MoCA评分)、社会功能[Sheehan残疾量表(SDS)]和安全性[不良反应量表(TESS)]。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PANSS、SDS评分逐渐降低,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MoCA评分逐渐升高,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TESS评分逐渐降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南色林联合氯氮平治疗TRS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且具有安全性。
2025 Vol. 22 (24): 50-54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197 KB)
(
7
)
-
唐庆祥① 曹鑫① 刘海涛① 崔华安① 孟险峰①
目的:评估比较髌旁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3年2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滨州医学院附属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髌旁入路组(n=25,从髌旁入路行手术治疗)和髌下入路组(n=25,从髌下入路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膝前痛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此外,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髌下入路组,髌旁入路组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膝前痛发生率低(P<0.05)。髌旁入路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髌下入路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深层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内固定装置失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髌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能减少患者术后膝前痛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025 Vol. 22 (24): 54-58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519 KB)
(
1
)
-
魏林少强①
目的:评估改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6月在三明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改良Altemeier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Altemeier术治疗。对比两组肛门功能、排便情况、肛门失禁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直肠脱垂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排便频率高于对照组,便秘评分及肛门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直肠脱垂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Altemeier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能够有效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直肠脱垂复发率。
2025 Vol. 22 (24): 59-63 [摘要](
12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1
)
-
黄志刚① 张武坤①
目的:探讨草乌甲素片、塞来昔布联用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2023年6月抚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KOA患者分为常规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常规组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于此基础上,试验组予草乌甲素片治疗,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疼痛程度、炎症反应及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均比常规组更高,VAS评分、IL-1、TNF-α和IL-17均比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胶囊、草乌甲素片联合用于KOA治疗中效果确切,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2025 Vol. 22 (24): 63-66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123 KB)
(
2
)
-
-
刘臻① 张嵩②
目的:探讨上饶市乙肝疫苗接种及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于2023年3月—2025年2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随机抽取常住人口308例,调查性别、出生日期、学历等人口学特征与乙肝疫苗接种史。结果:年龄越小抗-HBs阳性率与疫苗接种率越高,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成人学历越高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越低,抗-HBs阳性率与疫苗接种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饶市人群中男性与成人低学历群体乙肝发病率较高,儿童与少年和成人高学历群体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应针对高危群体做好乙肝疫苗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2025 Vol. 22 (24): 67-70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144 KB)
(
1
)
-
-
熊欢① 成艳芙①
目的:分析中药热奄包对前列腺剜除术后拔管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抽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清远市中医院收入的60例前列腺剜除术患者,均于术后留置尿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予以中药热奄包干预,比较两组拔管疼痛程度、尿路刺激程度、引流液颜色、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管疼痛程度、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尿路刺激程度轻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包能显著减轻前列腺切除术后尿管拔除时的疼痛感,减轻尿道刺激,且能缩短膀胱冲洗和尿管留置的时间。
2025 Vol. 22 (24): 71-74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150 KB)
(
7
)
-
徐传艺① 杨珺② 张艳① 刘红①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全周期闭环护理干预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于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82例肺结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肺结节胸腔镜手术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家庭参与式全周期闭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呼吸功能[FEV1、FVC、最大呼气压(MEP)]、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家庭负担[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康复训练积极性[康复训练简体中文版患者积极度量表(PAM)]、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FEV1、FVC、MEP和GQOLI-74评分、康复训练PAM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F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全周期闭环模式护理干预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家属护理满意度和康复训练积极度,减轻家庭负担。
2025 Vol. 22 (24): 75-79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248 KB)
(
7
)
-
李婷① 龙艳①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管饲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绵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感觉组(n=35)和间歇组(n=35)。感觉组给予口腔感觉训练,间歇组给予口腔感觉训练联合间歇经口管饲。对比两组营养水平、吞咽功能、吞咽表面肌电图(sEMG)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结果:间歇组干预后的白蛋白[(39.75±3.18)g/L]、总蛋白[(69.75±3.94)g/L]高于感觉组[(37.63±2.49)、(67.29±3.87)g/L](P<0.05)。间歇组干预后的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评分[(5.26±0.41)分]、改良Mann吞咽能力评估量表评分[(73.85±3.84)分]高于感觉组[(4.65±0.50)、(67.20±3.56)分](P<0.05)。间歇组干预后的吞咽耗时[(1.20±0.13)s]短于感觉组[(1.28±0.19)s],肌电最大波幅[(56.83±7.97)μV]大于感觉组[(52.40±7.38)μV](P<0.05)。间歇组干预后的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64.36±2.53)分]高于感觉组[(62.63±3.96)分](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8.57% vs 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管饲联合口腔感觉训练能够增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肌群力量,提高生活质量及营养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2025 Vol. 22 (24): 80-85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352 KB)
(
1
)
-
钟梦兰① 夏丽婵① 熊婷① 万显秀①
目的:评估规范化肠内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及胃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0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纳排标准筛选62例患者,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n=31)给予规范化肠内营养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胃肠道菌群结构及满意度。结果:干预7 d后,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7 d后,两组双歧杆菌较干预前高,肠球菌、大肠杆菌较干预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行规范化肠内营养干预可改善营养指标,调节胃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5 Vol. 22 (24): 85-88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161 KB)
(
7
)
-
夏蕊①
目的:探讨四项行动法延伸护理和情志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患者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4年7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四项行动法延伸护理和情志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总满意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较高(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患者采用基于四项行动法延伸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4): 89-92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213 KB)
(
1
)
-
郭丹丹① 温桃桃① 吕欢①
目的:探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重症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重症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组行罗森塔尔效应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Cobb角、健康促进生活方式-Ⅱ(HPLP-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Cobb角、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和Cobb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升满意度。
2025 Vol. 22 (24): 93-97 [摘要](
11
)
HTML
(1 KB)
PDF
(1327 KB)
(
5
)
-
郑青玉① 朱玲①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纳入2024年4—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泌尿外科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9)、对照组(n=49)。试验组采用腕踝针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VAS评分、Riker躁动评分、麻醉相关指标、SaO2、HR、MAP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苏醒后、术后1 d,试验组尿管相关性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5 min后,试验组Riker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拔气管插管后(T1)及患者意识清醒(T2),试验组HR、MAP低于对照组,SaO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泌尿外科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提高麻醉复苏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状况,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2025 Vol. 22 (24): 97-101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301 KB)
(
7
)
-
傅艳① 谢超② 甘新春①
目的:探究4R危机护理干预(4R crisis nursing intervention,4R)降低MRI检查时造影剂外漏风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80例需要使用造影剂的MRI检查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采用4R危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检查成功率、造影剂外漏发生率,SAS、SDS评分,图像质量结果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成功率较高,造影剂外漏发生率较低(P<0.05)。在SAS、SDS评分上,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RI检查结果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R危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MRI检查时造影剂外漏的风险,提高检查成功率的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图像质量并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4): 101-105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280 KB)
(
2
)
-
-
周准① 谢风② 付杰① 张爱莲①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外周血炎症指标变化及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2023年1月—2024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炎症指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并检测试验组患者Hp感染情况,根据该情况将其分为Hp阳性组(n=31)及Hp阴性组(n=39),比较两组外周血炎症指标、抑郁评分,对Hp阳性组行Hp感染根除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Hp阳性组炎症指标、抑郁评分的变化;根据抑郁评分将试验组患者分为轻度抑郁组(n=18)、中度抑郁组(n=39)及重度抑郁组(n=13),分析Hp感染、外周血炎症指标变化与脑梗死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炎症指标水平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炎症指标水平及抑郁评分较Hp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组炎症指标水平及Hp感染率较轻度抑郁组与中度抑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Hp阳性组炎症指标水平及抑郁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评分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P<0.05),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其炎症指标水平、Hp感染率越高。
2025 Vol. 22 (24): 106-111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460 KB)
(
7
)
-
高少鸽① 侍永伟① 沈骏① 赵云① 王继升① 周仁华①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残余头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6月—2024年7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BPPV复位成功患者。所有患者在复位治疗后的24 h内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发病时长、受累半规管、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及生化指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清钙)。随访1周,根据是否存在残余头晕症状分为头晕组(n=49)和非头晕组(n=5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残余头晕的影响。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清钙预测残余头晕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DHI躯体(DHI-P)、发病时长、受累半规管、HADS焦虑(HA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组DHI总分、DHI情绪(DHI-E)、DHI功能(DHI-F)、HADS抑郁(HADS-D)评分高于非头晕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清钙低于非头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HI-E、DHI-F、HADS-D评分是残余头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清钙是残余头晕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预测残余头晕的AUC为0.717[95%CI(0.620,0.815)],最佳截断值为21.220 ng/mL,敏感度49.0%,特异度85.5%(P<0.001);血清钙的AUC为0.668[95%CI(0.562,0.774)],最佳截断值为2.255 mmol/L,敏感度67.3%,特异度63.6%(P=0.003)。结论: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的残余头晕症状与DHI评分、抑郁、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血清钙水平密切相关,DHI-E、DHI-F、HADS-D评分是残余头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清钙是残余头晕发生的保护因素,定期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残余头晕高风险患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025 Vol. 22 (24): 111-115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354 KB)
(
5
)
-
欧东波① 冯光琴① 李维① 蓝震宇② 王琦① 韦海红① 汤镜霏① 黄晓莲①
目的:探讨精细化膳食营养管理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状态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均接受标准化EECP治疗。干预组给予精细化膳食营养管理,营养方案由营养科联合制定,基于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表(NRS 2002)及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对照组维持基础饮食指导。比较干预前与干预21 d后两组营养指标[BMI、上臂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最终完成96例,对照组最终完成98例。治疗后,干预组BMI和AMC较对照组高,Hb、TP、ALB水平高于对照组,NT-proBNP、LVEF及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占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膳食营养管理联合EECP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协同增强心脏功能。
2025 Vol. 22 (24): 116-120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456 KB)
(
2
)
-
胡杰① 顾雯①
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0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心动图计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重构组(45例)和非心肌重构组(10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BNP、cTnI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中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心肌重构组血清BNP、cTnI高于非心肌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cTnI均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BNP、cTnI预测心肌重构AUC分别为0.743[95%CI(0.654,0.832)](P<0.001)和0.637[95%CI(0.537,0.737)](P=0.008)。结论:BNP和cTnI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心肌重构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2025 Vol. 22 (24): 121-125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473 KB)
(
7
)
-
雷宇岗① 胡洪林②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70例老年NSCLC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和对照组(n=35,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观察组白细胞减少率(2.86%)、恶心呕吐率(11.43%)、脱发率(14.29%)、血小板减少率(2.86%)和肌肉关节疼痛率(2.86%)低于对照组(20.00%、34.29%、37.14%、20.00%、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yfra 21-1为(20.01±1.76)μg/L、CEA为(18.25±2.18)ng/mL、SCC-Ag为(8.51±2.30)ng/L,低于对照组的(25.94±2.10)μg/L、(22.23±2.24)ng/mL、(10.34±2.2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有着较为确切的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有保障,且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2025 Vol. 22 (24): 125-129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367 KB)
(
7
)
-
章永坚① 胡义强① 李言雄① 邓小俊① 胡英俊① 高锐①
目的:探究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2021年6月—2023年8月于九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尿管导引鞘联合FURL治疗,研究组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FURL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与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炎症因子(CRP、WBC)水平、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 VAS、SCL-90评分与术后6 h 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FURL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疼痛感较轻,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且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
2025 Vol. 22 (24): 129-133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377 KB)
(
1
)
-
廖建① 阮玖根① 肖琼①
目的:探究常规MRI与MRI三维重建在肩关节脱位关节盂骨缺损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余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三维重建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常规MRI、MRI三维重建技术对肩关节脱位患者发生关节盂骨缺损的诊断效能;比较MRI、CT三维重建技术下关节盂骨缺损患者的关节盂缺损表面积、关节盂缺损百分比、最佳拟合圆表面积差。结果:在8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中,经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发生关节盂骨缺损57例,常规MRI、MRI三维重建与CT三维重建的Kappa值分别为0.573、0.910,MRI三维重建诊断效能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盂骨缺损患者MRI三维重建与CT三维重建检查下的关节盂缺损表面积、关节盂缺损百分比、最佳拟合圆表面积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能是常规MRI检查的有用辅助工具,可以准确评估肩关节脱位患者中的关节盂骨缺损情况,有望作为CT三维重建的替代工具。
2025 Vol. 22 (24): 134-137 [摘要](
8
)
HTML
(1 KB)
PDF
(1339 KB)
(
7
)
-
王珺① 徐颖① 李萍梅①
目的:观察一次性子宫颈球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孕妇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干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子宫颈球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干预。比较两组子宫颈成熟情况(Bishop评分、子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顺产率、新生儿情况(窒息率、Apgar评分),产程及并发症(产褥感染、强直性子宫收缩、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12 h后Bishop评分、子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顺产率、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新生儿窒息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显著短(P<0.05)。结论:一次性子宫颈球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孕妇引产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不仅能促进子宫颈成熟,还可提高顺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Vol. 22 (24): 138-141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348 KB)
(
1
)
-
周珍① 彭美珍① 徐佳慧①
目的:探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加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尿钙黏蛋白、24 h尿蛋白(24 h UP)、激肽原1(KNG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调节尿蛋白表达和血压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及血流动力学。
2025 Vol. 22 (24): 142-146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494 KB)
(
8
)
-
甘露平① 胡德铭① 陈信玉① 黄爱莲①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10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米库氯铵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米库氯铵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镇静效果、肌张力水平、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至自主离开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R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低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至自主离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镜(T1)、手术开始10 min(T2)、术毕(T3),观察组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镇静程度高,肌张力好,能加速患儿苏醒,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围手术期麻醉安全。
2025 Vol. 22 (24): 146-150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416 KB)
(
5
)
-
张美秀① 王警华① 邱琳①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于抚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全身麻醉的100例妇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47)。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经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h),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及插管后1 min(T4)、3 min(T5)、5 min(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3、T4时,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4、T5时,观察组脑电双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有效平稳妇科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降低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保持脑电双频指数稳定。
2025 Vol. 22 (24): 150-154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431 KB)
(
1
)
-
-
朱俐娜① 李字卿① 刘航① 段玉梅①
目的:评价百笑灸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组、百笑灸组和百笑灸联合针刺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另外三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针刺、百笑灸、百笑灸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3周,随访1个月。比较各组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及随访1个月后,百笑灸联合针刺组VAS、FMA-UE、MBI评分均优于其余三组(P<0.05)。治疗3周后,针刺组VAS、FMA-UE评分改善优于百笑灸组与对照组,百笑灸组MBI评分优于针刺组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后,针刺组VAS、FMA-UE评分优于百笑灸组与对照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百笑灸组MBI评分优于针刺组与对照组(P<0.05)。百笑灸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刺组、百笑灸组(P<0.05)。结论:百笑灸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能够协同增效,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及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2025 Vol. 22 (24): 155-159 [摘要](
7
)
HTML
(1 KB)
PDF
(1540 KB)
(
7
)
-
唐晶① 陈吉媛① 杨来喜① 高强②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检出的相关风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并分析CRE菌株碳青霉烯酶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医院感染防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5月住院的214例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患者CRE检出情况分为对照组(n=139)与研究组(n=75)。采用DL-96A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并通过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PBA-EDTA法及PCR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类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RE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5例检出CRE患者中,以产KPC型为主[50.67%(38/75)],其次为NDM型[28.00%(21/75)]、OXA-48型[8.00%(6/75)],部分菌株存在多酶共表达现象。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4 d、入住ICU、使用三代及以上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和留置尿管均是CRE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KPC和NDM为住院患者CRE的主要耐药机制,住院时间延长、ICU治疗、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及侵袭性操作是CRE检出的危险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筛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及侵袭性操作管理对于降低CRE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025 Vol. 22 (24): 160-163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466 KB)
(
1
)
-
李德馨①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10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号奇偶数将其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试验组施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单一舍曲林治疗方案,分别记录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负性情绪以及各症状和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4、6、8周试验组患者的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8周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试验组患者的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改善效果显著,其负性情绪得到了较好的缓解,抑郁及神经递质等均有所改善。
2025 Vol. 22 (24): 164-167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472 KB)
(
3
)
-
卢园① 苏建宁② 肖秀梅① 涂小芳③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氯化琥珀胆碱对行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认知功能和肌肉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MECT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A组(依托咪酯复合氯化琥珀胆碱,n=31)和B组(丙泊酚复合氯化琥珀胆碱,n=39),对比两组不同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VAS评分、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MCCB)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MECT前即刻,两组BIS均低于麻醉前,但B组BIS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MECT后30 min、2 h、12 h,B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A组MCCB评分明显低于MECT治疗前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ECT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给予丙泊酚复合氯化琥珀胆碱麻醉可降低对认知功能和脑电图的影响,减轻患者的肌肉疼痛感,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5 Vol. 22 (24): 168-171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434 KB)
(
5
)
-
-
黎锦标① 王艳丽① 赖洪萍② 王萌② 孙冉②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睡眠障碍也是其重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日间过度嗜睡(EDS)及不宁腿综合征(RLS)等,伴随着PD的整个病程,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速疾病进展。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作为一种多导联、多参数的诊断技术,在PD伴发睡眠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综合,综述了P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PSG在PD伴睡眠障碍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2025 Vol. 22 (24): 172-178 [摘要](
9
)
HTML
(1 KB)
PDF
(1867 KB)
(
2
)
-
李晨① 李琰① 高升润① 李芸② 马国栋①
磁共振成像(MRI)因其成像更清楚、对身体无辐射,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人体软组织、韧带及器官的检查。但儿童常因焦虑、MRI的严重噪音等因素,导致在清醒状态下难以配合,常需镇静,而成功的镇静可以降低全麻率。本文全面综述了儿童MRI检查中口服、鼻黏膜及口腔黏膜、直肠黏膜、雾化吸入及复合途径给药等无针镇静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MRI检查中实现儿童患者安全、有效、无创、便捷、高接受度的个体化无针镇静提供参考。
2025 Vol. 22 (24): 178-184 [摘要](
10
)
HTML
(1 KB)
PDF
(1770 KB)
(
26
)
-
阿不都热合曼·乌布拉西木① 管圣②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血栓抽吸装置,如AngioJet和Acostream,在DVT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概述了急性下肢DVT及其治疗现状,随后详细比较了AngioJet与Acostream在操作方式、安全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管理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探讨了血栓抽吸技术的新进展,包括微创化趋势、新材料的应用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5 Vol. 22 (24): 184-188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443 KB)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