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 唐尧① 易芳① 袁锋① 杜富德① 李洞昱① 曾涛② |
①宜春市中医院检验科 江西 宜春 336000 ②宜春市中医院妇产科 江西 宜春 336000 |
|
| Correlation between Vaginal Microec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 |
| TANG Yao, YI Fang, YUAN Feng, DU Fude, LI Dongyu, ZENG Tao |
| First-author's address: Laboratory Department, Yic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chun 336000, China |
|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宜春市中医院接诊的105例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5例高危型HPV阴性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微菌群及阴道微生态检查,比较其是否存在差异,判断其与高危型HPV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两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微生态异常、乳杆菌减少、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V、阴道微生态异常、乳杆菌减少与高危型HPV阳性感染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异常、BV、乳杆菌减少与高危型HPV阳性感染存在相关性,临床需加以重视。
|
|
| 关键词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阴道微生态,
细菌性阴道病,
乳杆菌
|
|
收稿日期: 2025-01-07
|
|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宜春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JXYC2024KSA092) |
| [1] |
肖佳南①. 六联卡检验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125-128. |
| [2] |
吴超① 郑琳②. 不同级别子宫颈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6): 106-110. |
| [3] |
袁爱琴① 徐美华② 余佳美①. 子宫颈HSIL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与HPV感染的亚型分布及HPV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8): 157-162. |
| [4] |
童路① 文笑① 段佳庆①.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改变与GBS感染的关系探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31-135. |
| [5] |
曾芳①.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抗菌治疗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及复发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3): 100-104. |
| [6] |
邹建红① 赖红① 朱燕①.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在围绝经期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8): 36-40. |
| [7] |
王国宁① 李扬① 王丹丹① 魏延菊①. 清热止带方坐浴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湿热下注型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性激素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5): 29-33. |
| [8] |
冯晓倩① 张钦山① 赵晓阳① 刘弘扬① 刘静① 封全灵①. 10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6): 119-123. |
| [9] |
杨军① 唐磊① 乔振国①.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4): 55-58. |
| [10] |
刘丹丹① 孙健① 邬剑①. 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E6/E7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 127-131. |
| [11] |
赵庆卫① 吕道仙①. 痛泻宁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6): 68-71. |
| [12] |
陈娟①. 凯妮汀联合定君生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9): 7-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