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  
						| 张荣洪① 邱吉明② 刘菲① 刘慧珍① |  
					| ①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②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  
						|  |  
    					| Effects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under Different Muscle Relaxants and Propofol Anesthesia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  
						| ZHANG Ronghong, QIU Jiming, LIU Fei, LIU Huizhen |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Ganzhou 341000, China |  
					
						| 
								
									| 
											
                        					 
												
													
													    |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MECT治疗的S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两组均MECT治疗3周。比较两组麻醉围手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症状程度[阳性及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结果:麻醉中、麻醉后,两组SBP、DBP、HR较麻醉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更小(P<0.05)。两组围手术期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琥珀胆碱比,维库溴铵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MECT,能够维持SZ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症状。 |  |  
															|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丙泊酚, 
																																																																	肌松药, 
																																																																	症状程度 |  
															| 收稿日期: 2022-12-27 |  
															|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12062) |  
													
														
															| 
																																																																																																										
																					| [1] | 陈筱章① 江连① 龙蕾①.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BDN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9): 137-141. |  
																					| [2] | 陈三星①.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6): 137-141. |  
																					| [3] | 陈芸①. 生物反馈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6): 149-153. |  
																					| [4] | 张秋伏① 靳晓磊① 张本娜① 周琦① 刘宇佳① 雷武军① 周红①.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睡眠现况及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调查[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71-75. |  
																					| [5] | 段小花① 许琳① 李蕤①. 白介素和游离氨基酸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表达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168-171. |  
																					| [6] | 何兴①. 帕利哌酮联合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148-152. |  
																					| [7] | 肖清① 周新英① 刘淑红①. 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6): 106-110. |  
																					| [8] | 李丽华① 曹娟娟① 沈缘缘①. 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5): 15-19. |  
																					| [9] | 胡炼① 黎勇强①. 有氧训练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4): 167-171. |  
																					| [10] | 谢光平① 包月妃① 钟琼①. 鲁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及睡眠障碍的疗效*[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3): 38-41. |  
																					| [11] | 王玲玲① 魏聪①. 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3): 89-92. |  
																					| [12] | 艾腾峰①. 不同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2): 155-159. |  
																					| [13] | 贺彬彬① 夏瑞① 李波① 郭顺①. 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 128-132. |  
																					| [14] | 刘小军① 陈彦① 涂小芳① 唐斯伟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8): 72-77. |  
																					| [15] | 于桂龙① 沈学庆① 于博①.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门诊无痛结肠镜诊疗中安全性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5): 139-1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