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肠内均衡营养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 张芳英① 黄根生② |
①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②赣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
|
| Application Effect of Enteral Balanced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riple Active Bacteria Capsules on Critically Illness Patients |
| ZHANG Fangying, HUANG Gensheng |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Pharmacy,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Ganzhou 341000, China |
|
|
|
摘要 目的:观察肠内均衡营养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危重症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肠内均衡营养素,观察组给予肠内均衡营养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比较两组营养指标、VAP发生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临床康复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转铁蛋白(TF)、RB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F、RBP、ALB、PA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IgG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肠内均衡营养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营养水平,降低VAP发生风险,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
|
| 关键词 :
危重症,
肠内均衡营养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视黄醇结合蛋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
收稿日期: 2025-01-07
|
| [1] |
顾丹丹① 徐改兰② 柳小霞①.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3): 86-90. |
| [2] |
刘梦荻①.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3): 32-36. |
| [3] |
叶载盛① 唐月莲①. 氯法齐明联合贝达喹啉治疗MDR-TB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7): 52-56. |
| [4] |
杜春雨① 童珊珊① 郑伟① 曾帆① 王蔚①. 动态葡萄糖监测在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2): 170-174. |
| [5] |
苑刚① 孙海源① 孙波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 5-8. |
| [6] |
刘瑞英① 陈锐①. 2020—2022年某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4): 170-175. |
| [7] |
李光磊① 孙一珊② 赵语嫣② 王静①.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干预联合鼻饲温开水预防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3): 82-86. |
| [8] |
宋会杰① 王玉① 吴方方① 杜帆帆①. 维生素D辅助治疗危重症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9): 178-184. |
| [9] |
吴小艳① 杨太亚① 胡丽①. 10S精细化管理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5): 81-85. |
| [10] |
雷昱①. 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影响因素[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0): 151-155. |
| [11] |
胡漫林① 钟天顺① 利齐冠① 莫子欣① 王明建①. 吴茱萸散外敷联合康复运动干预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6): 111-115. |
| [12] |
朱虹① 翁秀英① 钱吉康①. 集束化干预措施依从性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管理[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6): 97-99. |
| [13] |
莫丽兰① 刘杏仙① 钟英豪① 吴格怡②. 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4): 73-76. |
| [14] |
位松华①.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3): 84-86. |
| [15] |
潘光易①. 不同体位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9): 74-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