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D-ASL联合T2FLAIR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 |
张超凡① 乐文鹏① 张光明① 洪欣① 万晨浩① |
①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西 抚州 344000 |
|
Application Value of 3D-ASL Combined with T2FLAIR in Assessing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
ZHANG Chaofan, LE Wenpeng, ZHANG Guangming, HONG Xin, WAN Chenhao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Imag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Fuzhou 344000, China |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选标记(3D-ASL)联合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分为MCA阴性组(狭窄程度<50%,n=43)和MCA阳性组(狭窄程度≥50%,n=59),比较两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高信号血管征(HVS)分级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入院、出院的评分变化(.NIHSS);将MCA阳性组按照3D-ASL是否出现动脉穿行伪影(ATA)征象分为ATA(+)组(n=38)与ATA(-)组(n=21),测量两组的rCBF;测量不同HVS分级患者的rCBF;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TA联合HVS对AIS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结果:MCA阴性组与MCA阳性组的HVS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MCA阳性组rCBF、.NIHSS均低于MCA阴性组(P<0.05)。ATA(-)组rCBF、.NIHSS均低于ATA(+)组(P<0.05)。随着HVS分级升高,MCA阳性患者rCBF、.NIHSS均升高(P<0.05)。ATA联合HVS评估AIS侧支循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3D-ASL的ATA征象及T2FLAIR的HVS均对AIS侧支循环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二者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
|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三维动脉自选标记,
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动脉穿行伪影,
高信号血管征
|
收稿日期: 2024-09-18
|
[1] |
徐珊珊① 曲凯① 曹镇洋① 聂鑫① 申冬①.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9): 19-22. |
[2] |
汤池① 高斌① 王文雅①. 清脑通脉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5): 119-124. |
[3] |
金玲① 周昊①. 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双抗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2): 131-135. |
[4] |
闫景伟①. 双能CT在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176-179. |
[5] |
李纪煌① 范夏女① 杨洪亮② 江乾①. MRI联合CysC、BNP对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4): 157-160. |
[6] |
钟事宏① 罗泳惠① 郭盛①. 头颈CT血管造影及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4): 138-142. |
[7] |
廖成俊① 贺佳① 吴颖①. 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IS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TEG参数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3): 60-65. |
[8] |
陈小妹① 倪健①. 通络逐瘀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血管再通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3): 101-104. |
[9] |
王朝娜① 杨雪华①.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1): 10-13. |
[10] |
王福平① 杨腾飞① 胡意②.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血清D-D、PLT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1): 42-47. |
[11] |
张洪林① 林攀① 郭佩英①.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5): 99-102. |
[12] |
李薇① 吴建云① 袁悦①. TCCS血流参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5): 131-134. |
[13] |
罗辉① 张鹏①.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3): 27-30. |
[14] |
袁磊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0): 120-1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