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对肝硬化患者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黄颖欣① 黄靖晖① 江晓艳①
①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广东 广州 510800
Predictive Value of Liver Frailty Index Combined with GBS for Complex Adverse Events of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HUANG Yingxin, HUANG Jinghui, JIANG Xiaoyan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Guang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Guangzhou 510800, China
摘要 目的:分析肝脏衰弱指数联合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65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随访6个月,记录研究对象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肝硬化患者肝病复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165例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实验室检查指标、每周体力活动水平、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营养评估结果、肝脏衰弱指数评分、GB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165例肝硬化患者中有54例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占32.7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BS、肝脏衰弱指数、白蛋白(ALB)、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营养评分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AUC为0.881,敏感度为0.815,特异度为0.802,高于肝脏衰弱指数、GBS单独预测。结论:肝脏衰弱指数联合GBS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病复合不良事件的效能较好。
关键词 :
肝脏衰弱指数 ,
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 ,
肝硬化
收稿日期: 2024-10-21
[1]
杨歆① 谢霞① 窦橙云① 唐简①.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肌少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7): 155-158.
[2]
王花花① 孙丽华①.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4): 173-178.
[3]
张煜①. 异甘草酸镁联合益肝灵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 64-68.
[4]
袁芝娴① 赖龙斌② 陈申① 邓鹏① 黄颖①. 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血糖水平、肝硬化指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2): 13-16.
[5]
蔺万敏① 李金②.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1): 16-21.
[6]
鲍小燕①. 回馈宣教结合全程循环营养管理对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7): 88-92.
[7]
许才红① 宋晨② 钟宏文①. 血清FIB-4、CHI3L1、GP73、AFP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122-126.
[8]
汤艳① 沈爱春①.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9): 64-68.
[9]
黄富烽①. GBS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8): 137-140.
[10]
何芝敏① 龚蓓① 李晓会①.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存质量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6): 90-94.
[11]
贺鹏志① 宁峰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4): 156-159.
[12]
王素茹①.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外周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2): 56-61.
[13]
熊菁① 乐亚芬① 张盈① 甘娜①. 医养结合互联网模式下的居家健康管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4): 106-109.
[14]
李虤① 徐华栋① 易清平① 胡小雄①. 血小板压积、血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水平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3): 63-66.
[15]
欧阳峰① 吕美光①.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1): 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