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临床评价 |  
					| ①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药剂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  
						|  |  
    					| Clinical Evaluation of Using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 for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Induced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  
						| General Hospital of Fushun Mining Bureau, Fushun 113008,China |  
					
						| 
								
									| 
											
                        					 
												
													
													    |  |  
													    | 摘要 目的:评价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选择58 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后给予rhIL-11 治疗(作为治疗周期);在下一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 所有患者再给予rhIL-11 预防性治疗(作为预防治疗周期)。采用自身的对照研究方法评价2 个周期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在治疗周期本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58/58),而治疗周期及预防治疗周期用药持续时间为(10.9±5.7)d 与(5.3±3.8)d,血小板最低值为(25.9±15.7)×109/L 与(42.3±18.8)×109/L,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为(11.6±5.8)d 与(5.2±3.9)d,这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周期本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17/58),而在预防治疗周期为25.9%(15/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应用rhIL-11 能够减少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也可帮助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恢复,同时还能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的时间,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  |  
															| 关键词 :
																																																																恶性肿瘤, 
																																																																	药物化疗, 
																																																																	重度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  
															|  |  
															| 通讯作者:
																武孟宇 |  
													
														
															| 
																																																																																																										
																					| [1] | 李佳① 徐婷① 刘佳①. 穴位按摩联合中医饮食调护在妇科肿瘤化疗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9): 77-82. |  
																					| [2] | 陈景景① 解晨露① 周慧玲② 于鸿②. CMTM6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6): 162-166. |  
																					| [3] | 张彤彤① 闫涵① 白嘉烜① 郑大勇① 李小娜①. 高葡萄糖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180-184. |  
																					| [4] | 叶静① 王东① 梁伟娟① 孙蕊① 唐静①. 18F-FDG PET-CT显像在妇科恶性肿瘤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7): 136-139. |  
																					| [5] | 李世芬① 詹婉群① 莫冬梅① 杨秀坤①. 老年恶性肿瘤合并帕金森病患者家庭功能调查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7): 100-103. |  
																					| [6] | 倪琴① 米鑫① 张风格①.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7): 150-153. |  
																					| [7] | 吕静云① 沈振海① 宋文军① 沈阳洋①. 探讨常规项目体检对179例恶性肿瘤患者检出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6): 28-30. |  
																					| [8] | 王瑶① 杨君梅①.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6): 144-146. |  
																					| [9] | 王秀娟① 贾传春①. 循证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9): 80-83. |  
																					| [10] | 竺红梅① 白玉琴① 顾珍凤①. 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4): 92-9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