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古再奴尔·艾买尔江① 古丽巴哈尔·司马义①
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一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Research Progres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uzainu’er Aimai’erjiang, Gulibaha’er Simayi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Ⅰ,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无器质性病变发生的常见功能性肠病,胃肠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及精神心理问题等多种因素和发病机制共同影响,导致了IBS临床症状的出现。在西医领域,常规药物治疗、心理疗法、饮食疗法及粪菌移植等多种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在中医学中,脾虚湿盛被视为IBS发病机制的核心因素,并与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相关联。中医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中药复方、针灸疗法、耳穴贴压、中药灌肠、推拿手法及穴位注射等。本文全面梳理了IBS在中西医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肠易激综合征 ,
中医治疗 ,
西医治疗
收稿日期: 2024-09-13
[1]
聂山文① 赵文霞② 吴秀霞①. 疏肝止泻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6): 29-33.
[2]
郭苏爱① 郑光宪① 邓丽兴① 胡育丰① 梁景凡① 许英铭①. 火针补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62-66.
[3]
郭运然① 张海燕② 肖洪波②.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 157-161.
[4]
马雅心① 郭红梅①②.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5): 176-180.
[5]
章想想① 骆学新②. 乳腺癌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1): 166-170.
[6]
苑刚① 孙海源① 孙波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 5-8.
[7]
王伟① 孙轸① 邓华亮①. 从“脾藏意”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75-179.
[8]
覃靖燊① 江水玉① 李清梅① 李绅绅①. 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 170-174.
[9]
王梨力① 罗敏②. 黄芪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7): 126-130.
[10]
王纪月①② 薛永顺①② 郝英霞②.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5): 180-185.
[11]
黄兰兰① 王雅娟①. 健脾合剂联合复合乳酸菌对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IBS-SSS、HAMA评分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2): 70-75.
[12]
臧婷婷① 田耀洲②.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干预中西医研究近况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8): 143-145.
[13]
赵庆卫① 吕道仙①. 痛泻宁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6): 68-71.
[14]
周海平① 刘锦宙① 张春霞① 刘莉琼① 李萍① 饶慧燕① . 奥替溴铵单用及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 1-3.
[15]
吴华清① 邵亮① 谷圣青①. 温中止泻汤治疗脾阳亏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 [J]. 中国医学创新, 15, 12(08): 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