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胆红素、尿酸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
周哲明① 易庆① 李芳① |
①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西 宜春 336000 |
|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Bilirubin, Uric Acid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
ZHOU Zheming, YI Qing, LI Fang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Yichun 336000, China |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胆红素、尿酸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在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攻击行为,将其分为攻击组(≥5分,n=28)与无攻击组(<5分,n=32)。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胆红素及尿酸(UA)水平,评估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胆红素、UA水平与精神症状和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两组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及UA水平均高于无攻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组PANSS中阳性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无攻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UA水平与MOAS各项评分、PANSS阳性症状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的胆红素与UA水平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临床可用于评估攻击行为风险。
|
|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胆红素,
非酶类抗氧化物,
攻击行为
|
收稿日期: 2025-03-11
|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JXHD12247) |
[1] |
熊静①.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认知功能、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9): 155-159. |
[2] |
章松平① 陈江江① 周鑫①. 氯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安全性对比[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8): 114-117. |
[3] |
熊思敏①.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GF-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7): 126-129. |
[4] |
曾奕彬① 黄俊东① 卢林生① 郑兴①. 艾灸特定穴位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心理躯体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6): 134-139. |
[5] |
张莉① 钟庆②. 女性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排卵功能及超声特点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5): 105-109. |
[6] |
邓丽华① 曾纪财② 章志娟① 吴联凤①. 奥氮平联合阿戈美拉汀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PANSS评分及抑郁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6): 49-53. |
[7] |
郑会来① 董晓斐②. 黄疸茵陈颗粒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3): 133-136. |
[8] |
熊静① 张文青① 刘新章①. 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生殖激素、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3): 163-166. |
[9] |
肖依烂① 张华成② 江鹏辉②. 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蛋白标志物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2): 122-126. |
[10] |
张彦博① 严微红① 唐小梅① 彭岚① 吴东①. 中频脉冲电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23-127. |
[11] |
李芳① 牛永山② 付莲花① 王阳③. 奥氮平血药浓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糖脂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5): 74-78. |
[12] |
李宇晨① 许扬扬①. 女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与雄激素及甲状腺素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2): 157-163. |
[13] |
于海英① 田建华①.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1): 77-80. |
[14] |
李优明①. 鲁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1): 65-68. |
[15] |
钟琼① 李慧① 钟长征① 黄文君① 胡建华①.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0): 141-14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