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结合神经触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
吕佳① 李寒露① 刘玉欢① 李松明①
①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针灸推拿中心 吉林 长春 130117
Clinical Effect of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iriformis Syndrome and Influence on Nerve Conduction
LYU Jia, LI Hanlu, LIU Yuhuan, LI Songm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enter,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摘要 目的:探究雷火灸结合神经触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10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神经触激术治疗,观察组行雷火灸结合神经触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神经传导状态(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潜伏期及CMAP波幅)。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构成、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神经传导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构成均显著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CM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腓总神经传导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神经触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不适感及改善功能状态,对神经传导的改善作用也较好,在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
雷火灸 ,
神经触激术 ,
梨状肌综合征 ,
神经传导
收稿日期: 2025-01-17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项目(2022LC078)
[1]
孙玉芳① 尹晔② 孙婧① 饶文群① 肖慧莲③ 李成秀③. 雷火灸辅助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127-131.
[2]
李寒露① 吕佳① 刘玉欢① 李松明①. 神经触激术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6): 5-9.
[3]
邹平平① 邵伟薇① 范志文① 陈丽莎① 许燕妮①.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1): 37-40.
[4]
聂建军① 杨帆①. 腰椎旁神经阻滞加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9): 38-42.
[5]
刘海萍① 王丽婷② 黄莲铭③ 林菁① 陈丽娥④.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择时雷火灸联合消胀贴穴位贴敷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4): 101-105.
[6]
张树芳①. 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1): 115-118.
[7]
易娜① 罗星② 刘群① 王路易① 刘柳青①. 桃核承气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5): 135-138.
[8]
肖晓玲① 周玉琴① 刘华平① 钟素琴② 雷琳君③. 基于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雷火灸联合针刺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4): 95-99.
[9]
罗金松① 李雪莲① 王华英① 蒲子英① 何燕①. 针刺腰夹脊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 91-94.
[10]
唐瑾①. 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7): 149-152.
[11]
杨辉平① 吴小梅① 李金凤① 曾冬梅① 古艳萍① 刘桂娟①. 雷火灸联合四黄散加蜂蜜外敷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6): 118-121.
[12]
陈玛瑜① 苏艺娟① 戴明娜① 苏少云①. 雷火灸悬灸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经产妇产后宫缩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1): 120-124.
[13]
黄天龙① 陈婉真②. 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5): 48-52.
[14]
胡思彦① 何志芳① 黄铝① 彭天忠①. 雷火灸配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 103-106.
[15]
桑洁玉① 郑瑞①. 皮肤瘙痒神经传导介质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2):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