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  
					| ①南宁协和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31 |  
						|  |  
    					| The Curative Effect Detection of Treatment Hyperlipidemia by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  
						| Nanning Xiehe Hospital,Nanning 530031,China |  
					
						| 
								
									| 
											
                        					 
												
													
													    |  |  
													    |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 年4-10 月在本院治疗的50 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扎贝特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在治疗前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 关键词 :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脂血症, 
																																																																	疗效观察 |  
															|  |  
															| 通讯作者:
																赵真 |  
													
														
															| 
																																																																																																										
																					| [1] | 王冬冬① 罗薇① 彭明创① 黄小龙① 曾钢①. 量化康复训练模式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 82-86. |  
																					| [2] | 李荣芳① 甘福生② 陈智华② 罗海良① 刘小梅②. sdLDL、LDL及TEG在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6): 18-22. |  
																					| [3] | 廖奕华① 邓云梅① 马艳丽① 胡晶晶①. 降脂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2(29): 62-65. |  
																					| [4] | 韩慧① 刘建博② 杨培文① 利桂河① 李秋明① 袁柏强① 周妙玲①. 12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2): 56-59. |  
																					| [5] | 黄伟琼① 黄志强②. 左旋氨氯地平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1): 148-149. |  
																					| [6] | 苏泽飞① 晏廷亮②. 自拟血府瓜蒌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5): 51-5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