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技术在抗凝或抗栓药物相关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黄启伟① 高翔① 江文曲①
①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江西 九江 332000
Application of Stereotactic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Related to Anticoagulant or Antithrombotic Drugs
HUANG Qiwei, GAO Xiang, JIANG Wenqu
First-author's address: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Jiujia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Jiujiang 332000, China
摘要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技术在抗凝或抗栓药物相关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4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抗凝或抗栓药物相关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小骨窗开颅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n =22)、B组(CT简易定位穿刺技术治疗,n =22)和C组(立体定向技术穿刺治疗,n =22)。评估三组的定位精准度、血肿排空速度、脑水肿面积大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住院时间、死亡率、致残率、再出血率。结果:C组定位精准度、血肿排空速度、GCS评分高于A组、B组,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脑水肿面积小于A组、B组,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且B组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死亡率、致残率、再出血率低于A组、B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立体定向技术在抗凝或抗栓药物相关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优势显著,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准度、血肿排空速度,减小脑水肿面积,增加GCS评分,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及再出血率,维持颅内压的稳定,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
抗凝或抗栓药物相关脑出血 ,
小骨窗开颅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
CT简易定位穿刺技术 ,
立体定向技术 ,
定位精准度 ,
死亡率 ,
致残率 ,
再出血率
收稿日期: 2024-10-11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11508)
[1]
甘晓琴①. 2011—2020年宾阳县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调查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83-87.
[2]
涂相文① 唐满妹② 罗孝华③. 新生儿败血症28天死亡率的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6): 10-15.
[3]
刘东晖①.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5): 141-145.
[4]
彭海菁① 郭佳华① 钟育红① 周惠芬① 陈月馨①.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2): 84-86.
[5]
梁晓悦① 庄君灿① 吴木富① 林艳玲① 杨永奕①. 院前急救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15, 12(08): 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