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渐进式模拟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 陈胜男① 翁红林② 俞嘉昳③ |  
					| ①上饶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上饶 334000 ②上饶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江西 上饶 334000
 ③上饶市立医院手术室 江西 上饶 334000
 |  
						|  |  
    					| Application of Progressive Simulated Hom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in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  
						| CHEN Shengnan, WENG Honglin, YU Jiayi |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ngrao Municipal Hospital, Shangrao 334000, China |  
					
						| 
								
									| 
											
                        					 
												
													
													    |  |  
													    | 摘要 目的:探讨渐进式模拟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立医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康复组采用渐进式模拟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均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得分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得分及6 min步行距离均有所升高,且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BS得分均上升,且康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QOL各维度得分均升高,且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模拟居家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  
															| 关键词 :
																																																																渐进式模拟居家康复护理模式,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 |  
															| 收稿日期: 2024-04-11 |  
													
														
															| 
																																																																																																										
																					| [1] | 吴蕾①. 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8): 161-164. |  
																					| [2] | 孔安宁①. PNF绳带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31-35. |  
																					| [3] | 蒋渊① 吴芳芳①. 穴位注射维生素B12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2): 59-63. |  
																					| [4] | 徐文文① 戴玲瑜① 宋莉瑶① 娄梅① 曹韦娜①. 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2): 108-112. |  
																					| [5] | 林攀① 黄志珍①. 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的疗效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2): 135-138. |  
																					| [6] | 李彩虹① 张兆辉① 彭晓静①. 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痉挛程度、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1): 155-159. |  
																					| [7] | 刘春①. 不同舌骨上肌群加强训练方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0): 82-86. |  
																					| [8] | 李璐良① 刘会敏②.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 142-146. |  
																					| [9] | 温小华①. Solumbra取栓技术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 117-120. |  
																					| [10] | 张红丽①. 活血通络合剂联合针灸、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8): 20-24. |  
																					| [11] | 刘小平① 吴丹丹① 何辉斌① 樊露涛① 魏星① 虞颖①. 药棒疗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8): 57-60. |  
																					| [12] | 李娟① 黄建锋① 黄春① 漆柳② 叶金理③.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8): 145-149. |  
																					| [13] | 杨刚① 张吉玲① 王明行① 杨柳军① 陈文家① 陈昕②. “热补法”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44-48. |  
																					| [14] | 甘艺红① 汪婷① 陈陪能① 陈苗① 张艺羡① 黄雪娟① 张秀霞①.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18-122. |  
																					| [15] | 谢小文①. 电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6): 123-1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