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的影响* |  
						| 杨秀环① 梁华杰① 李泉① 林宗航① 苏适夷① 李恒① |  
					| 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疼痛科 广东 清远 511518 |  
						|  |  
    					| The Effect of Valacyclovir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te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  
						| YANG Xiuhuan, LIANG Huajie, LI Quan, LIN Zonghang, SU Shiyi, LI Heng |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Pain,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Qingyuan 511518, China |  
					
						| 
								
									| 
											
                        					 
												
													
													    |  |  
													    | 摘要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0例。治疗A组予以伐昔洛韦治疗,治疗B组则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治疗A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B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血清疼痛介质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β-内啡肽(β-EP)指标明显高于治疗A组,血浆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指标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A组,而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发生的头晕、胃肠不适及皮肤瘙痒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血清疼痛介质指标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  
															| 关键词 :
																																																																伐昔洛韦, 
																																																																	神经阻滞, 
																																																																	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睡眠质量, 
																																																																	疼痛介质指标, 
																																																																	炎症因子 |  
															| 收稿日期: 2023-09-07 |  
															|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190912104569116) |  
													
														
															| 
																																																																																																										
																					| [1] | 林韶华① 周舟①. 宫腹腔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26-30. |  
																					| [2] | 李晓静① 杨国政②. 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30-34. |  
																					| [3] | 潘盼① 胡娜② 晏霞③ 黄兰① 苏瑶④. 思维场疗法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力、心理应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83-87. |  
																					| [4] | 王宝龙① 邹方强① 何文秀②. CVVHDF协同乙酰毛花苷及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73-77. |  
																					| [5] | 罗春桃① 孙俪铭① 岑朝②. 不同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现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8): 165-169. |  
																					| [6] | 韩乐乐① 陆彩凤② 缪晓杰① 李道鸿①. 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8): 116-120. |  
																					| [7] | 赵博慧① 孙云晖①. IL-38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7): 155-159. |  
																					| [8] | 刘立文① 欧松利① 关祝全① 张莹茹①.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7): 71-75. |  
																					| [9] | 高新生①. 加贝酯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6): 5-10. |  
																					| [10] | 张鸣鹤①. 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6): 133-137. |  
																					| [11] | 李配① 陈阵② 浦湧①. 养心生脉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70-75. |  
																					| [12] | 丘春萍① 陈灼燕① 官美慧① 颜玲① 胡晓玲① 林丹① 冯丽①. 穴位按摩联合正念减压法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112-116. |  
																					| [13] | 谢红霞① 尹佐林①. 奥硝唑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60-64. |  
																					| [14] | 朱鹏①.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19-23. |  
																					| [15] | 段翔①. 伐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23-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