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CK-MB、IL-6、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研究  
  					  										
						饶建锋① 李珊① 
					 
															
					①南昌市第九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2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K-MB, IL-6, IL-10 Levels and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RAO Jianfeng, LI Sha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Ninth Hospital of Nanchang, Nanchang 330002, China    
									
				
				
					
						
							
								
									
										
											
                        					 
												
													
													    
													    	
									 
								 
								
																										
													    
													    		                            						                            																	    摘要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南昌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EHF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组:轻症组(n=28,轻型、中型患者)、重症组(n=19,重型患者)及危重症组(n=13,危重型患者)。检测其入院后第1、3、7天的CK-MB、IL-6及IL-10水平,分析以上3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依据9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CK-MB、IL-6、IL-10与EHF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轻症组入院第1、3、7天血清CK-MB、IL-6、IL-10水平均低于重症组及危重症组(P<0.05),重症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危重症组(P<0.05)。血清CK-MB、IL-6、IL-1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s=0.562、0.355、0.301,P<0.05)。60例患者随访90 d发现存活54例,死亡6例,存活组入院后第1、3、7天血清CK-MB、IL-6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血清CK-MB、IL-6、IL-10单独及联合检测均对EHF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P<0.05),其中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其AUC为0.849,敏感度为98.14%,特异度为59.16%。结论:EHF患者血清CK-MB、IL-6及IL-10水平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且三者联合时的效能最高。 
																										     
													    
													    	
															 
														 
												  		
															关键词  :
																																																																流行性出血热 ,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白细胞介素-6 , 
																																																																	白细胞介素-10 , 
																																																																	预后  
																																  
															 
																												
														
														
															
															    																	收稿日期:  2023-01-15
															    															        
															    															    															 
														 
														 																											    																											
													
												 
												
												
												
													
														
															
																
																																																																																																										
																					[1] 
																					陈丹丽① 左美华① 梁玲①. 发展性照顾理念下综合护理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症状及预后的影响*  
																				 
																																																																																																																																																
																					[2] 
																					魏小兵① 温一奇① 李素美① 胡永珍① 刘洋① 龙青山① 黄楚涛① 刘惜弟①. 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MMP-9、GM-CSF的影响*  
																				 
																																																																																																																																																
																					[3] 
																					李宁波① 李璐①.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Ang-1与Ang-2比值的预测价值  
																				 
																																																																																																																																																
																					[4] 
																					周冬亮① 王建民①.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5] 
																					刘元凯① 贺兴华①.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  
																				 
																																																																																																																																																
																					[6] 
																					蒋慧娟① 游荔君②.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下干预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7] 
																					张竹清① 赵建荣①.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8] 
																					颜纯钏① 刘慧① 李琳慧① 付勇① 唐奔① 胡思越① 陈平②. 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力敏腧穴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9] 
																					朱杰①. 姑息性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10] 
																					谭越文① 余召师② 刘会怡①.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  
																				 
																																																																																																																																																
																					[11] 
																					徐华栋① 张玉婷①. 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黄连素的干预作用*  
																				 
																																																																																																																																																
																					[12] 
																					廖春耀①. 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左心衰竭呋塞米治疗患者利尿剂抵抗发生的预测*  
																				 
																																																																																																																																																
																					[13] 
																					江义舟① 林龙海① 邱捷① 穆剑刚①.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对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影响  
																				 
																																																																																																																																																
																					[14] 
																					周杰① 温晓芳① 李俊② 付名侨① 阮毅①. 血清25-(OH)D3、IL-6、IL-17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15] 
																					吴耿刚① 廖静雯① 黄林萍① 刘连弟① 王理想① 何文广①.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