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  
						| 纪玲① 毕生龙① 何玉婷① 刘素清① |  
					| ①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  
						|  |  
    					| Observation on Analgesic 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in Induced Abortion |  
						| JI Ling, BI Shenglong, HE Yuting, LIU Suqing |  
						| First-author's address: Gan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  
					
						| 
								
									| 
											
                        					 
												
													
													    |  |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自愿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n=50)、B组(n=50)、C组(n=50)。A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静脉全麻,B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静脉全麻,C组采用TEAS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比较三组术前(T0)、术中宫内吸引时(T1)、手术结束时(T2)血流动力学[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并对比三组麻醉效果及术后6、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T0、T1、T2时点,HR、MAP水平均逐渐升高,SpO2水平逐渐降低,与A组、B组相比,C组HR、MAP水平均更低,SpO2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相比,C组丙泊酚用量更少,VAS评分更低,与A组比较,B组丙泊酚用量更少,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苏醒时间均更短,与A相比,B组苏醒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三组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术后24 h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联合静脉全麻可有效稳定人工流产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增强麻醉效果,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且安全性较好。 |  |  
															| 关键词 :
																																																																人工流产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静脉全麻,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  
															| 收稿日期: 2023-06-26 |  
															|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1B175) |  
													
														
															| 
																																																																																																										
																					| [1] | 吉小莉① 李伯堂① 马莉①. 基于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特征[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8): 96-100. |  
																					| [2] | 张文娟① 刘辉②. 早孕期子宫动脉PI联合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7): 19-23. |  
																					| [3] | 任公平① 赵图雅① 李晓波① 刘琼①. 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115-119. |  
																					| [4] | 江金治① 许淑芬①. 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3): 82-86. |  
																					| [5] | 林文峥①.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2): 14-18. |  
																					| [6] | 沈安洋①. 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2): 65-69. |  
																					| [7] | 张晓晶①. 丹参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1): 79-83. |  
																					| [8] | 缪剑① 袁经国① 毕生龙①. 高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1): 165-169. |  
																					| [9] | 朱传林① 刘勇① 王朝忠①. 腰丛-坐骨神经及L1~L2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1): 47-51. |  
																					| [10] | 张建林① 纪伟① 陈永军① 李树杰①.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7): 6-11. |  
																					| [11] | 王丹丹①. 不孕症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超声表现[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7): 153-157. |  
																					| [12] | 蒋婷婷① 查文浩① 余喻① 张春霞①. 酸枣仁汤联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髋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谵妄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6): 83-87. |  
																					| [13] | 李高桥①.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4): 20-24. |  
																					| [14] | 张海波① 阮凯珅① 李坤① 胡小冬① 谭兰兰① 熊晨瑜①. 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2): 125-129. |  
																					| [15] | 黄建斌① 金玲珊① 翁迪贵①.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QTc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 38-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