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研究 |  
						| 易坤① 彭志雄② 谢君① |  
					| ①江西省宜春新建医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②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  
						|  |  
    					| Effect of Segmental Mastectomy on Breast Cancer |  
						| YI Kun, PENG Zhixiong, XIE Jun |  
						| First-author's address: Xinjian Hospital,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  
					
						| 
								
									| 
											
                        					 
												
													
													    |  |  
													    | 摘要 目的:探究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乳腺美学指标、肿瘤标志物、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23.362、9.445、6.511、4.001;P=0.000、0.000、0.000、0.000);治疗6周后,研究组乳腺美学指标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字2=5.271,P=0.000);两组肿瘤异常蛋白(TAP)、唾液酸(SA)及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TAP、SA、T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8.463、59.495、5.744;P=0.000、0.000、0.000);两组生理状况、附加关注程度、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功能状况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生理状况、附加关注程度、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1.428、12.482、13.910、10.656、8.704;P=0.000、0.000、0.000、0.000、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采取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显著改善美学指标。 |  |  
															| 关键词 :
																																																																乳腺癌, 
																																																																	区段切除术, 
																																																																	肿瘤标志物, 
																																																																	多肽特异性抗原, 
																																																																	美学效果 |  
															| 收稿日期: 2023-04-27 |  
													
														
															| 
																																																																																																										
																					| [1] | 杨军① 杨帆①. 注射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8): 65-68. |  
																					| [2] | 傅静芬①. 血清CEA、CA125、CA153联合HER2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8): 105-108. |  
																					| [3] | 林舒琴① 赵雪枝① 周国香①. ACE-star模型循证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8): 82-85. |  
																					| [4] | 杨帆① 杨军① 濮忠建①. 肝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6): 1-7. |  
																					| [5] | 刘晓丽①. 常规超声在非肿块型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6): 124-128. |  
																					| [6] | 程功名① 韩建波① 单留群① 刘旭呈① 石文杰① 丁永斌②. 华蟾素胶囊联合FOLFOXIRI方案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34-38. |  
																					| [7] | 陈天宝① 胡韶军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黏膜切除术对Ⅰ、Ⅱ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4): 67-70. |  
																					| [8] | 韩海云①.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 100-103. |  
																					| [9] | 林洪盛① 刘利敏② 鲁秋香② 吴清②. 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 45-49. |  
																					| [10] | 李晓梅①. 动静结合心理疏导模式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0): 156-159. |  
																					| [11] | 李明英① 胡翠① 胡小芳①. 乳腺癌术后患者身体意象与心理困扰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 77-81. |  
																					| [12] | 胡金花①.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子宫颈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CEA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9): 61-64. |  
																					| [13] | 罗素梅① 熊超① 曾灵芝① 杨敏捷①. 艾迪注射液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疗效及对ECOG评分、不良事件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8): 19-23. |  
																					| [14] | 吴仁瑞① 钟琼① 黄蓉①. 不同放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7): 55-59. |  
																					| [15] | 邓建华① 赵新华①.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6): 1-4. |  |  
											 
											 |  |  |